搜索一下观察思考,共有15133条结果
-
培养孩子的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并感觉自己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与之休戚相关的感觉。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标签:孩子归属感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859次
-
《春夏秋冬》让阅读活动精彩起来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读物,因其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成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标签:春夏秋冬,阅读活动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008次
-
教育随笔:小小树叶,玩味无限
教育随笔:小小树叶,玩味无限
标签:教育随笔,树叶,玩味,无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16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阅读能帮助孩子语言的过渡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阅读能帮助孩子语言的过渡 在孩子的生命初期给孩子阅读是孩子获得语言的主要途径,同时能给孩子带来情感、想象、表达等多方的愉悦体验。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孩子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他们的思维、语言、想象
标签:教学反思,阅读,语言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829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节约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节约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孩子,生活中,学会节约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1677次
-
例谈园本教研四步法
一个生动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善教学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品质,而且可以丰富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实践和理论,培养一群融教研于生命的快乐、智慧的教师。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园本教研四步法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051次
-
浅谈在活动区活动中师幼行为互动的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幼儿园的教育也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教师也从教育的主体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中改变出来,逐步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中迈进,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要为幼儿建构一个开放..
标签:师幼行为互动的策略,活动区活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416次
-
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后的集体分享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幼儿兴趣需要、发展水平等提供发展不同能力的区域内容和多种富有价值的、趣味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以独立思考或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和创造性表现。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能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产生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标签:个别化学习,集体分享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3470次
-
从“差异就是资源”看民办学前教育的管理
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背景,导致教育的个性化和教育消费的多元化需求愈益凸显,这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全新的挑战。
标签:差异,资源,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1232次
-
成功经营幼儿园的三种心态——我相信,我看见
园长们经常感觉到很忙、很累、很难!大家看看“忙”是怎么写的? 左边是竖心“忄”,右边是“亡”。什么意思?“心死了。” 哀莫不过心死!多可怕! 俗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你闻道了吗?
标签:园长,办园思路,办园心态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0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