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在一次美术活动中,老师出示了一张范画,想要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重叠和遮挡现象。孩子很快就发现有些房子被挡住了,于是老师非常兴奋的夸奖了这些聪明的孩子,同时滔滔不绝的给孩子讲述了很多关于重叠和遮挡画法的知识,孩子们听得兴趣索然,最后活动的目的当然没有达到。
分析:孩子原来很浓厚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兴趣被老师给消磨了。问题在于哪?老师期待孩子能自己发现问题,并且为他们提供了条件和材料,孩子们发现了问题,老师也发现了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这时候,我们的老师缺少了一点耐心,我们还应该再等待一会儿,等待孩子自己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要学会等待。所谓“等待”就是教师要学会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等待幼儿的自然成熟,或者说是在更积极地寻找一个成熟的时机、一个更好的教育点。皮亚杰理论中的“等待思想”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有一个不断形成的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动作内化,还是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要有一定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发现。所谓“发现”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找出问题。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在反思分析中调整幼儿活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同样,等待和发现也是双向的,不能分离。在我们的等待中,孩子发现了问题,同样我们也发现了孩子探索的兴趣和方向、发现了他们的困惑和疑问。那么发现之后,请再耐心的等待,等待孩子自己探究、自己摸索,自己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时我们机械的把着他们的手去操作。
后记:探索型主题活动展开的过程,是幼儿表现自己已有经验和获取新经验的过程;是教师适时、适宜、适度地介入的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让教师学会了观察,使过程更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