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性原则。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幼儿的心理及其问题。2、非价值性评价原则。3、主体性原则。幼儿也有他们自己的尊严、意志及人格,任何轻视他们人格的言行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对抗。因此,在操作中,应尊重幼儿,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4、协同性原则。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与游戏、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应重视幼儿行为、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同发展,对自己出现心理障碍的幼儿应特别注意养成性教育和补偿性教育的协同进行。5、游戏性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6、成功性原则。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让幼儿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以使他们能教长时间专注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