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游戏实践,共有42294条结果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送垃圾回家》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标签: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送垃圾回家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243次
-
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管理政策
园长在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应该既能通观全局,良谋善策,又能工于具体,巧识妙用,实现一般性管理向策略性管理的飞跃,使教育科研管理高质高效。
标签:幼儿园,教育科研,管理,政策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1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耐心等待,区角活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67次
-
幼儿教师个人计划:个人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我是一名较年长的幼儿教师,有近30年的教龄。 优势:多年的工作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面对孩子,我有充足的自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面对家长,我有成功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工作30年多,我与家长的关
标签:个人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个人计划类别:幼儿园个人计划浏览次数:2647次
-
探寻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摘要】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文化关涉的价值判断过程。当前国际学前教育质量评价领域存在着普适论和相对论两种文化路向,需处理好“普适性与相对性”的问题,积极寻求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关注普适性评价标准在具体社会文化生态下的特定内涵和实现方式,考虑更广泛相关利益者对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文化观念,从质量的水平鉴别转向质量的文化理解。
标签:文化回应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41次
-
功在平时 重在积累 务实反思——以“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的教研为例
上学期我园教研的重点是关于班级区角活动的有效性研究,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园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对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游戏的设计、组织及指导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标签: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031次
-
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指导方法
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却存在着不利于幼儿发展,甚至束缚幼儿发展的现象。
标签: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255次
-
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生态式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对话性和生成性等特征,教师要努力克服不重视观察、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足、观察难度大等问题,从区域与非区域、不同区域活动之间、同一区域活动内不同要素之间等维度对幼儿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以此提高观察的成效。
标签:生态式区域活动,教师观察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01次
-
民族的才是可持续的
在园本课程的构建上,我们也经历过从质疑到接受的过程。实践证明,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独特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承载着文化传承使命,在某时某地实为必然过程。
标签:民族,可持续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457次
-
在幼儿园中实施“六大解放”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他认为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所以他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标签:幼儿园,实施,六大,解放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