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冬季特征,共有4013条结果
-
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基于此,我创设了数学区,引导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探索和获得数学知识。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区域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814次
-
案例:让探索的兴趣生根发芽--“在秋天里”主题故事:蜗牛说苹果
案例:让探索的兴趣生根发芽--“在秋天里”主题故事:蜗牛说苹果
标签:案例,探索,兴趣,生根发芽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143次
-
幼儿园托班科学领域:皮球变大了
托班时期是孩子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如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等。皮球具有会滚动、有弹性等“动态”特征,在幼儿园内利用皮球开展一系列活动,可以促进托班孩子的感知觉发展,积累一些物体大小、形状、体积变化等方面的相关经验。
标签:幼儿园托班,科学领域,皮球变大了类别: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6698次
-
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入园适应
幼儿入园适应始终是家长和教师棘手的问题。笔者试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从家庭、幼儿园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就幼儿入园适应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标签:生态系统,理论,视野,幼儿入园,适应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053次
-
木偶表演在小班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木偶表演是我国传统表演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木偶表演中,表演者结合木偶道具,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用夸张的语言使木偶变得有感情,能表达出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特征。
标签:幼儿园木偶表演,小班语言活动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631次
-
让“特别”变得不特别
面对孩子的一些特别之处,我们应该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儿童观。
标签:特别不特别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06次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猴子学样》
【说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就喜欢各种小动物,渴望与它们亲近、游戏。我正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确定了本次活动。幼儿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发展幼儿表演能力。
标签: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猴子学样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590次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找图形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找图形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641次
-
幼儿园要做好幼小数学的衔接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系统工程的第一个环节。
标签: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教育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957次
-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大班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大班社会活动《安全标志》说课材料 活动来源 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标签: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32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