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 教师 教学 方法 孩子 鼓励,共有41861条结果
-
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挑战
中国的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幼儿教育毛入园率
标签: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现状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46次
-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有趣的轮胎——课题常态课研究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创新探索轮胎的玩法,进一步尝试一物多玩的乐趣。 2.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标签: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有趣的轮胎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6355次
-
依托青花瓷开展中班幼儿装饰画活动的实践研究
幼儿装饰画作为绘画活动的形式之一,主要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进行装饰。
标签:青花瓷,中班幼儿装饰画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94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沟通,是拉近心灵的桥梁
沟通,是拉近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它能让两颗心紧密的联系到一起,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在幼儿园中,存在着两种孩子,一种是安静沉稳型,一种是活泼好动型。相比之下大多数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57次
-
稳定期教师职后培训的“润悟”模式
稳定期教师是指教龄在6—10年的教师(姜勇、阎水金,2006)。幼儿园中,这一时期的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成为幼儿园的教学骨干。
标签:稳定期教师,职后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23次
-
从“幼小一贯学校”看日本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阶段的“游戏化”和小学阶段的“学科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课程取向,这造成了两个学段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也给幼小衔接带来了很多困难。
标签:幼小一贯学校,日本幼小衔接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011次
-
实施主题预操作研究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在我园开放教育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经由语言、形体动作、符号表达、泥工绘画、插摆拼搭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主题经验。
标签:幼儿园主题活动,幼儿有效学习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85次
-
从“朋友,你好”活动谈对新教师的有效指导
为了帮助新教师更好地实施集体活动。我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定位”“活动的实施”三个方面对新教师进行指导。现以“朋友,你好”活动为例来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标签:队伍建设,新教师有效指导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638次
-
提高中班幼儿互动12方法
幼儿园教育是为所有幼儿健康成长服务,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谈,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标签:幼儿交往能力,中班幼儿,互动方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70次
-
幼儿园园本教研:从研“课”到研“学”
我园曾通过反复“磨课”提炼出了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形成了有关操作提示,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集体活动方案。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这样虽然解决了教师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操作性问题,但并没有帮助教师真正内化教育理念。因为研“课”往往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形式的设计等,很少从年龄特点、幼儿发展水平等方面作深入分析。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研课,研学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9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