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良好行为习惯,共有18146条结果
-
园长要做“三者”
随着幼教事业的改革发展,教科研越来越被幼儿园重视,通过教科研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成为不少幼儿园的办园策略,“科研兴园”已逐渐成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一线管理者的园长,肩负着引领教科研的重要
标签:三者,参与者,支持者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29次
-
美术欣赏是提高师幼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
经典美术作品作为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容动摇的。
标签:美术欣赏,提高,师幼,审美素质,有效途径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808次
-
委员谈教改:建议取消评三好 幼儿入园难难破解
委员谈教改:建议取消评三好 幼儿入园难难破解
标签:教育问题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999次
-
管理也要“因材施教”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把幼儿园建设成和谐团队,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实施个性化管理。只要管理者善于“因材施教”,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开展思想工作,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领,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标签:管理,因材施教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38次
-
我和孩子们玩中学英语(齐国艳)
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现在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掌握这门语言。不论发展,还是其他方面,与人的交流很重要,所以这就需要与别人交流。 现在班里开展了日常生活用语的特色课,让孩子在实际氛围中感知感受英语的运用..
标签:日常生活英语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33次
-
幼师对工作不满意,会有何种心理表现呢?
我们将幼儿教师对工作不满意而表现出的这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概括为六大心理表现,以期促使专业人士、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儿园实践工作者来共同关注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促使其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最终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
标签:园长研修,园务工作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227次
-
大班幼儿计划性的培养
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安排自己的事情,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带书本或者学习用具,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有的孩子在课间休息时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到上课才想起自己没有去上厕所……这些都和孩子的计划性差有关。
标签:大班幼儿,计划性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77次
-
幼儿合唱教学的实施策略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幼儿合唱教学因其具有培养幼儿合作、协调等能力的重要价值,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
标签:幼儿合唱教学,实施策略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53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宝贝说话了
小班的宝宝刚入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完善,有的宝宝说话断断续续,不完整,有的宝宝发音不准确,让人听不清楚,所以我们在和宝宝们交流的时候有些困难,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尽量的和他们交流,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宝贝说话了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78次
-
防止宝宝感冒的食物
孩子患感冒是一件颇令父母头疼的事,专家们推荐合理饮食是一个既符合儿童生理又有防病效益的好办法。本文介绍几类常用的有预防感冒效果的食物,供父母们在易患感冒季节给孩子选用。
标签:防止,宝宝,感冒,食物类别:科学饮食浏览次数:7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