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材料运用,共有12361条结果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变变乐”
“变变乐”是以想象为主的创意美术活动,该活动主要借助一张特别设计的可合拢、展开的折叠卡来进行。这张折叠卡通过四次对折,如同两扇小门,“门”上已画有简单图像(如小蛇),拉开“门”后里面为空白,“门”上的图案(如蛇头和蛇尾)也自然被截开,这样中间的空白处就给了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变变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78次
-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一寸虫
设计思路 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
标签: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一寸虫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5587次
-
幼儿园核心竞争力永存的管理措施
提出幼儿园的“十度”管理,不是为了追求“时尚”,也不是为了填补什么“空白”。而是衷心的提醒广大幼教同行、幼儿园园长,在长期的程式化固定管理模式上,进行换位思考,将园所管理中的“异度、角度、深度、力度、幅
标签:竞争,持续,发展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517次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做标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做标记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
标签:中班数学教案,图形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3304次
-
拔根儿,儿时的游戏
活动由来 自打决定要去幼儿园教孩子们学本领之后,我很纠结,主要是没啥本领。纠结中,我在想,我们小时候怎么过的。秋天到了,树叶都落了,玩树叶吧,拔根儿吧。
标签:拔根儿,儿时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506次
-
认识智力
智力是人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时表现的认知能力。它是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心理特征,而不是人的能力的全部。人的认识能力是由感知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能力等组成认识的综合能力,其中,思维能..
标签:幼教理论,智力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236次
-
小班科学活动“呼-----变大了”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学活动生动化、游戏化是最能体现他们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本次活动的材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球,孩子们对气球有着浓烈的兴趣,愿意去探索气球变大变小的科学道理。
标签:小班科学活动,变大类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628次
-
孩子世界:真实与假想交织
孩子常常将自己所想象的跟事实真相混为一谈,把想象的当成真相说出来;孩子也常常将真实的生活和假想的世界交织成一片,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象……
标签:孩子,世界,真实,假想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787次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毛毛虫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毛毛虫的故事
标签: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毛毛虫,故事类别: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2211次
-
彩色电视为什么能显示彩色图象?
科学工作者经过实验得出结论,用红、绿、蓝3种光作为原色,按不同比例叠加,就能获得各种浓淡不同的颜色,可以重现自然界存在的各种颜色,彩色电视就是依据这样的原理制造的。 不同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用的摄像机中有3个..
标签:彩色电视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8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