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自信感研究,共有12798条结果
-
象征性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在大约1岁半至2岁期间,幼儿就会出现并逐步具备象征性功能。象征性功能是指儿童能够应用某些“象征物”来代表或代替某些事物的能力。
标签:象征性游戏,游戏形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099次
-
创建快乐家庭的8个小秘密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也许,以下的文字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
标签:快乐家庭,小秘密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28次
-
如何陪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对于第一次踏入幼儿园的孩子而言,他们正在经历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反应,父母们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标签:入园焦虑期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52次
-
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学策略专题研修后感
10月16日——10月18日,我们一行6人有幸参加了上海华师大举办的“第二届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学策略专题研修班”的学习。短短三天的学习,让我们收获良多、感悟良多。
标签: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学策略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09次
-
园本教研管理机制:建立与运行
建立园本教研管理机制,是为了真正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建设幼儿园教研新文化,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从而推动幼儿园科学发展而启动的一套运作模式。
标签:园本教研,管理机制,建立与运行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57次
-
德国一年级妈妈告诉你,小豆包如何培养好习惯
家有小学生“童一”,第一年,重点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签:德国妈妈,小豆包,好习惯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708次
-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保育员对其职责的理解、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以及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因此,不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成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临的课题。让我们先从几个常见的场景说起。
标签:队伍建设,保育员专业素养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3953次
-
现实妈妈别紧盯“纸上理论”
谁不渴望科学地养育自己的孩子?那些育儿新理论,尤其是跟着西方物质文明一起飘洋过海而来的育儿观,在家长圈很吃香。然而,每个孩子不同,父母也各不一样,他们都只能在自己的有限条件能力范围内培养子女。有些育儿理论往往理想气息浓重,妈妈和小孩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如果妈妈们事事捧着书本,亦步亦趋地按照一纸意见养孩子,难免会遭遇一些困惑。
标签:现实妈妈,紧盯,理论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388次
-
不同年龄幼儿阅读材料的配置
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喜欢不同的游戏一样,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图书的喜好也不一样。面对不同心智发育特点的孩子,如何给他们搭配合适的阅读材料呢?下面,我以教育研究者与孩子妈妈的双重身份,对幼儿园阶段不同年龄孩子的读物选购心得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帮助。
标签:幼儿园阅读活动,不同年龄幼儿,阅读材料配置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486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记一次家长访谈
访谈是通过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幼儿在家行为或在园行为的家庭原因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家长访谈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6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