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研空间,共有6058条结果
-
让保育团队亮起来
我园的保育老师67%在40岁以上,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另有33%的都是20岁出头,他们虽然工作经验不及前者,但是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我该如何带好这支队伍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一团队在发展中存在哪些困难。
标签:幼儿园管理工作,保育员管理,保育团队亮起来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352次
-
依托“园园通”平台助推幼儿园保教工作
我区一直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上海学前教育网“园园通”平台开通后,我区88家托幼机构(含民办、托儿所)运用率达100%,近两年在全市名列前茅。
标签:幼儿园管理,园园通平台,幼儿园保教工作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3387次
-
抛弃面纱 重现本色——谈异化的“公开课”
“公开课”也称“观摩活动”,它不仅能够促进本园教师的自我成长,也能有效地促进姐妹园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缩短新手向专家水平迈进的距离。然而当前幼儿园的“公开课”存在着一些较严重的问题,甚至可称走上了教育异化的不归之路。
标签:教学观摩活动,幼儿园公开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885次
-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解读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的专题是:关注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促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提高。根据这一专题内容,教师定点观察了小(1)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况,重点围绕游戏环境和材料因素对幼儿游戏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梳理环境和材料与幼儿角色游戏发展之间的关系。
标签:幼儿游戏活动,小班角色游戏,幼儿游戏行为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883次
-
学前教育如何从“量”到“质”?
近年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投入逐年上升,2011年开始实施的第一期3年行动计划完成后,学前3年入园率已经达到67.5%,2014年开始第二期行动计划目标是入园率达到75%。尽管如此,
标签:学前教育质量,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工资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22次
-
集体诊断研讨与教师区域观察指导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幼儿园年轻教师逐渐增多,在实践中,他们感到存在许多困惑,尤其是在观察方面缺乏经验。于是,我们决定从区域活动人手,引导教师开展集体诊断研讨,以期提升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能力。
标签:幼儿园,教师,集体诊断,研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41次
-
谈谈我园培养卓越教师的做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精神和教育部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我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提出了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希望培养一批卓越的教师带动幼儿实现生动、活泼、充分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队伍建设,培养卓越教师的做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69次
-
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幼小衔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标签:幼小衔接,课程,实践,思考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591次
-
适应期教师职后培训的“诊研”模式
适应期教师是指教龄为3~5年的教师(姜勇、阎水金,2006)。这一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上克服了新手期的种种不适应,在班级日常业务与管理上逐渐达到基本熟练的状态。
标签:适应期教师,职后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3次
-
积聚智慧 归正质优——通过“积点制”提升保教质量
保教质量是幼儿园的生命,是体现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最关键的要素。提升保教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举,幼儿园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我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抓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控时,加强了方向引领,尝试建设“积点制”区域性保教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机制变革,促进各园所对保教质量的自主监控和自我提升。
标签:保教管理,教学质量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8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