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年龄特点,共有13426条结果
-
“哇时刻”就在这里——“学习故事”背后的课程观给中国幼教工作者的启示
在2015年第4期的《学前教育(幼教版)》中,我们讨论了引领“学习故事”的儿童观——即视每一个儿童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标签:学习故事,课程观,中国幼教工作者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5740次
-
对区域玩具评价的思考
绩效考评出台后,老师们对保教工作的例行检查有了新的理解,工作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既让我们欣喜,也让我们担忧。欣喜的是,在短短的一个月里,老师们制作的教玩具数量比往年多一倍,对玩具外形美观的追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担忧的是,一场常态化的保教工作检查,正慢慢地演变成玩具制作的竞技场,竞争气氛紧张、激烈。
标签:区域玩具评价,区域活动材料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264次
-
幼儿绘画特征
幼儿绘画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ldrens drawing) 幼儿的绘画发展可划分为涂鸦期(1.5-3.5岁)、象征期(3.5―5岁)、图式期(5-7岁)几个阶段。处于..
标签:绘画,涂鸦,象征,图式,幼儿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029次
-
幼儿园歌唱活动
幼儿园歌唱活动(singing activity in kindergarten) 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音域、节奏、音准、呼吸、情感体验与表达、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9个方面。理想的歌唱活动能促..
标签:歌唱活动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4015次
-
幼儿园个人总结范文
总结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务,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成长,才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幼儿园,个人总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5012次
-
“教研组建设”之我谈--让教师在教研组中快乐着成长着!
众所周知,“教研组”作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肩负着幼儿园建设的重要责任,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我认为,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幼儿园内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标签:教师,教研组,快乐着,成长着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19次
-
数学敏感性是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前提
教师的数学敏感性是指教师对外界事物或现象能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并能及时发现和捕捉其数学教育的价值。幼儿教师的数学敏感性是当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重要前提。
标签:数学,敏感性,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前提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872次
-
六个你该了解的家教忠告
六个你该了解的家教忠告
标签:了解,家教,忠告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16次
-
贯彻《指南》,有效开展户外活动的组织与研究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身,要强身就要注意幼年的儿童。”由此可见,多年前陈鹤琴先生就开始关注儿童的健康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开
标签:指南,户外活动,幼儿园教育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681次
-
积极打造节约型学校
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师生节约意识和行为,山东东营区南王屋小学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节约型学校入手,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导节约文明、建设节约型校园”倡仪,努力打造节约型校园。 一、加大宣传力度,在校园..
标签:节约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1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