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前儿童语言,共有16310条结果
-
有效提升幼儿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
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语言和动作节奏表现思想感情的,而幼儿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通过正确的舞蹈教学能够使他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以及兴趣活动中,提升其想象和表现能力,发掘创造潜能,塑造健康人格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舞蹈教学,幼儿表现力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414次
-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自信心
导读: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是让幼儿能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成人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感。
标签:游戏活动,幼儿自信心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96次
-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综合活动说课稿——小手剥一剥
一、说教材 1、活动来源:该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可运用于主题活动之中。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在我们主题活动中称之为“六个宝”。这六个宝,正是孩子们每天来感知周围世界的重要感官。这次活动并不是单纯地给予幼儿关于感官知识的现成知识。
标签:小班活动,说课稿,小手剥一剥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2306次
-
引导家长参与家园话题讨论
选择家园话题时,我们要考虑到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情绪波动大,哭闹现象时常发生。
标签:家园共育,家园话题讨论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4075次
-
幼儿“咬人”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用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去观察、研究、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设立个案,探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实施行为矫正的追踪教育,对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意义。
标签:幼儿,咬人行为,矫正,个案研究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3183次
-
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影响的个案分析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儿童德育是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品德、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奠基工程。
标签:小班幼儿,品德教育,个案分析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06次
-
落实《指南》 实施生活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所以,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幼儿园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标签:《指南》,生活教育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084次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小老虎多多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对作品中小老虎多多的情绪情感变化有共鸣,能够产生移情反应。 2大胆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形式表现不同的情感变化。 3.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及关心别人
标签: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小老虎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1654次
-
小班趣味美术情境创设及材料投放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我强调小班美术活动要融入“情趣”和“材趣”两方面。“情趣”是指活动中营造的情境氛围要有趣,能触动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标签:小班,趣味,美术,情境创设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028次
-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老鼠嫁女儿
设计意图 “老鼠嫁女儿”来自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二级主题“多彩的民间活动”。《老鼠嫁女儿》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对故事中的“老鼠女儿”、只会打洞的“小老鼠”等角色尤为喜爱。在老鼠嫁女儿的“玩故事”活动中,许多幼儿会优先选择这两个故事角色。
标签: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老鼠嫁女儿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41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