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大班故事,共有12600条结果
-
个案分析:陈宠儿
个案分析:陈宠儿
标签:个案分析,陈宠儿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662次
-
见与不见
记得早在2000年前后,北京市教委就以“走进童心世界”为主题组织了全市幼儿教师征文活动,借此提倡幼儿教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在身高、肢体语言、视线上与孩子保持外在的“平等”,在专业层面展现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语言和行为,在精神层面给予孩子尊重与理解……
标签:见与不见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93次
-
中班美术教案:小兔找太阳
中班美术教案:小兔找太阳 目的: 用改变小兔五官位置及方向的方法表现小兔的各种头部动作。 准备: 1、 黑色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 2、 纸制教具:两盏红灯笼、三个红萝卜、四只红气球、一个太阳、小..
标签:中班美术教案类别: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3123次
-
聪明孩子有8种智力
怎样让孩子更聪明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话题。可是,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智力不仅限于算术、语言、绘画或者音乐,它其实是多元化的,立体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在儿童身上至少有8种智力。
标签:聪明孩子,8种智力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56次
-
从“墙面”到“地方”
墙,既形成了空间,又区隔着空间。所谓居所,是各种墙壁的围合。同时,墙面也承载着意义和经验:模糊的黑白照片,斑驳的木窗,使空间停留在了久远的记忆里;
标签:墙面,地方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47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乱糟糟”的长廊
在开展自主性游戏的探索中,我们在幼儿园3米宽的走廊里不加装饰、不设玩法地把各种材料分类摆放,期望看到属于幼儿自己的游戏。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乱糟糟长廊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28次
-
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交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幼儿良好交往行为”指的是幼儿以比较恰当的方式与周围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沟通交流,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同。对于幼儿,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智力发展、以后的学业水平及未来走入社会均有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交往能力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46次
-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设计――大西瓜
托班社会教案:大西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 让幼儿知道西瓜清凉、解渴、多吃西瓜好。 活动准备: 大西瓜、大口袋、图片、刀子、盘子 活动过程: 1. 游戏..
标签:托班社会教案,观察能力类别: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2863次
-
播下爱的种子
一份久有的好心情,一路特轻快的小碎步,我踏进了实验幼儿园这间属于我与我新认识的这群孩子们的乐园。 怎么没点掌声什么的?――不对吧,不够热情的呢!原以为,他们会像我以前身边那一群快乐的小鸟,一下子围过来,拽着我,..
标签:爱的种子,儿童的营养品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029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的三个“法宝”
一些同行在观摩了我的教学活动后,会和我一起探讨这样一些问题:师幼互动能力该如何练就;教师怎样才能自如地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并用合适的方式回应等。而我则经常会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提起我珍藏的三个“法宝”,以及我的“魔鬼训练”经历。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三个法宝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2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