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效果分析,共有10657条结果
-
挖掘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区诚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而区域活动的设计正符合这一要求。
标签:幼儿园特色活动,乡土资源,特色区诚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2122次
-
巧妙改造"无主见宝宝"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有个性,自我意识较强,常常很有主见,但是也有一类孩子,他们过于听话、乖巧,缺乏主见,让父母也十分担心。为了避免孩子以后变得优柔寡断,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案例: 小亮5岁,无论在幼儿园
标签:无主见宝宝,幼儿心理教育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4166次
-
大班幼儿跳绳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跳绳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运动。跳绳包括跳、甩、握等基本动作,这些动作的产生与幼儿的力量、耐力、反应速度以及协调能力等密切相关。
标签:大班幼儿,跳绳活动,指导策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5100次
-
从回应幼儿方式,看教师的心态和智慧
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以及幼儿的发展。好的回应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思维的活力,也考验着教师的心态和智慧。 回应幼儿时教师常面临挑战 每个孩子都带着自身的文化和成长背
标签:回应,教育效果,心态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675次
-
早熟的果实不丰满
近些年来,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好现象,但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注意,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 儿童从0岁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促使其发展是..
标签:关键期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832次
-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例推行研究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多方面的内容。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都是依托班级为基地进行的。
标签:幼儿园班级管理,实例研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08次
-
从细节入手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
吃饭,对成人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刚刚人园的孩子来说,却是件相当麻烦的事情。有的孩子要成人追着喂,有的孩子喜欢边玩边吃……进餐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教师在幼儿进餐环节需注意哪些方面呢?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标签:幼儿进餐习惯,行为习惯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737次
-
幼儿教师,一个需要关注和理解的群体
凌晨5:45,王丽(化名)调好的手机铃声忠实地将她从睡梦中唤醒。不化妆,不带首饰,也不穿裙子长靴,29岁的王丽只用20分钟就可以收拾好自己出门。“不是不爱漂亮,是工作性质不允许。” 王丽的工作是幼教老
标签:幼儿教师,关注,理解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457次
-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标签:幼儿园民间游戏,幼儿园一日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166次
-
较劲不如交心——家长工作案例与反思
场景一:拍头事件 周一放学时,孩子和家长走得差不多了,我正准备组织全托的孩子出去玩,还没走的小豪拉着爸爸的手说:佳宏拍了我的头。孩子一边说一边摸了摸自己的头,准备拉孩子走的爸爸立刻停了下来,开始扒拉着孩子的头发看起来。
标签:幼儿园管理,家长工作反思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3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