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小家庭与大社会,共有31746条结果
-
教师与课程实施
教师与课程实施(teachers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是关键的因素。教师“领悟”的课程,即对课程所要体现的思想、原理..
标签:课程实施,教师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496次
-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形式化问题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逐步转变了只重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灌输式的学习方法,采用了动手操作、记录、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标签: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形式化,问题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329次
-
绘本里的小社会——利用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换句话说,这种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标签:绘本社会,幼儿教育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816次
-
园本教研中问题的选择与建构
园本教研,从何入手?在以“教师自主反思”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反思包含三个维度:问题提出、原因分析和策略选择。反思源于问题,“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有效反思的首要因素。
标签:园本教研,问题,选择,建构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11次
-
漫谈幼儿园管理
在从事管理的这些日子里,我觉得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如何让教师对幼儿园有一种依恋感、归属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
标签:漫谈,幼儿园,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96次
-
对幼儿、家长和幼师该说什么?不能说什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最重要的途径。得体的语言会让幼师无论是教学还是与家长沟通都更上一层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对幼儿和家长,幼师该说什么?忌说什么? 一、精神面貌 要
标签:家园共育,家长工作,沟通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64次
-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谁和谁好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谁和谁好
标签: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谁和谁好类别: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669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两避”与“三思”
每个儿童天生都是探索家,都喜欢在探索中发现、游戏!如何拉近科学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天性走进科学、理解科学、喜欢科学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尝试并实践的内容之一。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两避三思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22次
-
给灾区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给灾区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5・1 2”地震以后,灾区的学前教育问题引起了幼教界专家的高度关注。我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随同“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奔赴灾区绵竹,参加支教活动。 绵竹在这次地震中受损比较严重,幼..
标签:灾区孩子,温暖的家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24次
-
如何评价孩子的行为表现
孩子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说:“爸爸,今天我表现怎么样呢?”爸爸:“你觉得呢?”“我表现得很好。”“具体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呢?”“今天在幼儿园没有与小朋友抢玩具,今天我主动练钢琴的。
标签:评价孩子,行为表现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0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