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实践与思考,共有25610条结果
-
从“我”到“我们”
“幼儿园应该是每一个幼儿开展自身生活、伸展个性的舞台,是幼儿与同伴及教师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的场所。”
标签:我到我们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29次
-
浅谈如何在幼儿园积极开展游戏活动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标签:幼儿园游戏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291次
-
小组合作活动“记录员”诞生记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活经验和基本活动技能不断增强,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和求新思维等逐渐显现,他们渴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完成自我发展的同时体验成长的愉快。
标签:小组合作活动,记录员诞生记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976次
-
多园区幼儿园放手管理策略
在很多优质幼儿园都在朝着集团化或者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通常有着多个园区和多个分园。笔者之前去参观的H幼教集团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有多个不同特色的婴幼儿教育机构,包括早教中心和幼儿园以及生活馆,有300多名教职员工,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一所民办幼教机构。
标签:多园区幼儿园,放手管理策略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45次
-
倾听童声――也是一种“策略”
●教师如何根据对幼儿行为的推断有效地推动探索活动的进程? ●教师应介入幼儿探索活动的时机如何准确把握? 实录 孩子们正在进行“棋子”的主题探索。 “今天怎么没有人下棋了?”“我们都没带棋盘。”“下棋没有棋盘不行..
标签:主题活动,教师介入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271次
-
让娃娃家游戏重现魅力
娃娃家是角色游戏里的经典内容,每个孩子都喜欢,然而在环境创设上存在布局和材料单一的问题,经常是一个娃娃、一张小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再加点餐具,就组成了一个娃娃家。这显然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因为他们的家庭生活经验远比这些要丰富。
标签:娃娃家,游戏,重现,魅力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978次
-
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的生活活动
3岁是人一生当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从一对一的护理到在集体生活中的自我服务。
标签: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小班幼儿生活活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673次
-
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后有感
吴放老师的这本《和孩子一起跳舞》和其他枯燥的教育理论不同,她以一种闲谈的方式,谈到了很多方面,提到了幼儿园工作中切切实实的问题和她的处理方式,细细读来,每一封都非常的精彩。
标签:孩子内心深入,幼儿教师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1365次
-
资源共享:谈“性”进行时
妞妞满3岁以后,变成了“为什么小姐”。围绕着大千世界她有无数个发问点。最近,我就被她的一些问题问蒙了。有一天,在小区里妞妞看见一个小男孩穿着开裆裤在草地上玩。她看了一会儿,问我:“妈妈,那是什么?”我说:“是小鸡鸡。”
标签:资源共享,性教育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42次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猴 出租车
标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猴.出租车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64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