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美术审美题材选择,共有11011条结果
-
如何提高家园短时沟通效果
家园短时沟通是家园双方利用离入园时间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互相理解和相互支持。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表明,幼儿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家长来园“汇合”的短暂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技巧性、计划性、针对性的沟通,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标签:家园共育,家园短时沟通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2886次
-
妥善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有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每个幼儿不仅有直接的家长“父母”,还有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许多“家长”,象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可以说一个幼儿有多位家长。幼儿教师要与这么多
标签:家长关系,家园共育,幼儿园人际关系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62次
-
资源共享:和儿子一起读绘本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小熊不刷牙》这个绘本,觉得小熊哈利不刷牙的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就毫不犹豫在当当网上拍下了这本书。
标签:资源共享,儿子读绘本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107次
-
家园合作教育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
导读:通过一系列的家园合作教育,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代替的。
标签:家园合作教育,动手能力发展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537次
-
顺应 满足 等待 支持——小班初期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小班初期,幼儿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不停地换区域,游戏不深入;热衷于摆弄游戏材料;偏爱“娃娃家”等少数区域,致使区域间冷热不均;缺乏角色意识,常常分不清自己的角色。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四个策略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标签: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631次
-
幼儿园绘本教学:原始的生命力
《画了一匹蓝马的画家》是国际绘本大师、《好饿的毛毛虫》的作者艾瑞·卡尔推出的一部最新作品。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小男孩在做自我介绍:“我是画家,我画了……”然后我们就在他的带领下,看到了一群颜色各异且完全出乎意料的动物,有蓝色的马、红色的鳄鱼、黄色的牛、黑色的北极熊……最妙的要数一头彩色圆点的驴子。故事最后,我们的小画家对大家说:“我画得真好。”
标签:幼儿园绘本教学,原始的生命力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177次
-
从批判到深思——幼儿园新教师听评课的转型
新教师拥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但缺少将理论有效转化为实践的经验和能力。观摩活动是提升新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然而每次观摩活动后的评课环节总不能有效引起教师们的思考,如何评课才能与新教师积极互动,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标签:幼儿园新教师培养,幼儿园听评课活动,听评课的转型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954次
-
幼儿园养生起床操——创新午睡起床环节的组织策略
午睡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每日起床后,教师都要进行穿衣服、整理床铺、盥洗、午检、午点等集体活动。
标签:养生起床操,创新午睡起床环节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4550次
-
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近年来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将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的依据。这与国家对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不足、质量监管不力所导致的一些幼儿园异化为营利性机构有关。
标签:家长,满意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质疑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852次
-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拼中国地图
第一次游戏: 这是开学初的一次区角活动,孩子们高兴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张思远、胡思琦来到了小书房里,看到了一块中国地图的磁性拼图,
标签: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拼中国地图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5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