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德国幼儿教育,共有37820条结果
-
36O度评价在幼儿园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学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评价要求体现了对“发展性”的重视,强调发挥评价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标签:幼儿园评价,幼儿园教师评价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334次
-
好幼儿园的标准
没有父母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找一所好幼儿园。但问题是:什么是好幼儿园?好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以往我们能得到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
标签:好幼儿园,标准,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5529次
-
幼儿园大班春节教案:新年的形状
幼儿园大班春节教案:新年的形状
标签:幼儿园,大班,春节教案,新年,形状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5627次
-
区域性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园环境,因地制宜地创设不同的运动区域;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投放不同的运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区域,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内容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
标签: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环境创设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2045次
-
2016年春季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我园为新园,一切从基础开始。本学年我们将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入贯彻市、镇幼教的工作精神,让《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一日生活教育中,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幼儿发展为着眼点,多方
标签:纲要,规范管理,教学质量类别: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浏览次数:2990次
-
小家庭与大社会——小班混班角色游戏的实践
在以往的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常常表现出适应性较弱,对本班教师依赖性强,游戏中的交往和互动表现欠佳等行为。而在混班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可玩的空间变大了,可玩的东西增多了,还有不同班级的玩伴等。幼儿在混班角色游戏中逐渐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逐步摆脱了对本班教师和环境的依赖。我们将小班混班角色游戏定位于“小家庭与大社会”,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挖掘其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标签:小家庭与大社会,小班混班,角色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070次
-
幼儿探究特点
幼儿探究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ldren’s inquiring) 很多儿童心理发展理论都揭示了幼儿探究和认识事物的特点。其中,维果茨基和皮亚杰(J.Piaget)两位..
标签:幼儿探究,心理,维果茨基,皮亚杰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260次
-
幼儿园教育叙事:娃娃家中的“火灾”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探索的过程,如果教师的介入不是为幼儿的探索提供支持,而是将幼儿的游戏行为变得更加“程序化”,这样明确了过程和结果的游戏,对幼儿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标签:幼儿园,教育叙事,娃娃家,火灾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40次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如果你有了翅膀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如果你有了翅膀
标签:如果你,有了,翅膀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2667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教师适时介入跨班区域游戏的策略
文/成都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 熊英 王小俊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文化遗址更是中外闻名。而我园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悠久历史的宽窄巷子近在咫尺,休闲生活的要素:茶馆、
标签:区域游戏,策略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26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