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新教师指导策略,共有28775条结果
-
幼儿园骨干教师成长故事:笔记与我永相随
时间已从指缝间悄然溜过了五个年头,自己已经从当初的一名新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翻开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忆,一本厚厚的成长笔记本赫然显现在眼前……
标签:幼儿园骨干教师,成长故事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3552次
-
渐变——小班角色游戏的材料支撑策略
角色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的一种,3—4岁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象征性动作主要由“物”所引发,而这个“物”,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孩子手中的玩具或者说游戏材料。
标签: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支撑策略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310次
-
年级组长的“三权”与“三为”
在幼儿园课程管理梯队中,年级组长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上承全园课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下接级组所有教师。我园对年级组长的管理策略是:赋予“三权”,引导“三为”。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年级组长带着教师,不仅提高了课程实施质量,更把教师们的专业自觉性和责任心充分调动了起来。
标签:幼儿园管理,年级组长,三权与三为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29次
-
美国幼儿园活动转换时间的利用及其启示
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压力,即如何记录儿童在学业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1]当教师应对这一压力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那些在获得学业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困难的儿童,以及这些行为困难对班级中其他儿童的影响。
标签:美国,幼儿园,转换时间,利用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794次
-
感受数量关系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研究
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数学教育纳入到科学领域,并在领域目标中提出:“引导幼儿感受生活和游戏中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可见,感受数量关系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
标签: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数学研究,数量关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039次
-
幼儿教师心得体会:如何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
教师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育的师长和益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
标签:幼儿教师,心得体会,演讲稿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35382次
-
幼儿园教育中“儿童意识”缺失的问题分析
儿童意识是对儿童这一处在特殊年龄阶段的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体悟与认识,是对成人中心主义文化的反抗和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的关怀与呵护,它主要表现为对童年价值的肯定、对儿童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儿童基本权益的维护。“儿童本位”是儿童意识的基本立场。
标签:幼儿园教育,儿童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98次
-
在“草根教研”中获得专业成长
教研的本质是帮助教师重新建构和组织已有的经验,使其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发展,使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
标签:草根教研,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17次
-
与家长个别约谈的危机处理方式
个别约谈是家园共育和家教指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家长工作方式,是教师与家长围绕幼儿教育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一对一的深度交谈。
标签:个别约谈,家园互动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257次
-
圆桌讨论:如何让新生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案例: 新生入园不久,小宇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集体活动时,他要么面无表情地看着老师,要么埋头做自己的事;吃午饭时,别的孩子都在叽叽喳喳地交流,他却一声不吭;户外游戏时,孩子们全体出动了,只有他仍在教室
标签:新生入学,集体生活,开学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