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儿童手指游戏,共有19384条结果
-
资源共享:巧用“自食其果”的自然惩罚法
自然惩罚法,是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基本含义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进行严厉批评和训斥,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标签:资源共享,自食其果,自然惩罚法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700次
-
德国幼教专家眼中的中国幼儿园
德国幼教专家眼中的中国幼儿园 去年夏天,儿童问题咨询专家赵远虹陪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在..
标签:中国幼教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3412次
-
迎接新五年
“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启程。 “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中国学前教育面向群众、面向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又一个发展周期。
标签:新五年类别:学前历史浏览次数:320次
-
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
标签:区域活动,认识与实践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27次
-
让孩子喜欢自己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职责
本期问题:究竟该让孩子敬畏,还是该让孩子喜欢? 我是一名新教师,刚刚走上幼儿教育岗位才一年多的时间。或许是因为那种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还没有彻底消退,面对着班级里的孩子们,毫不保留也从不掩饰我对于他们
标签:幼儿教师职责,基本职责,敬畏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63次
-
聆听脑科学家的5个忠告——专访哈佛大学库特•费舍尔教授
面对家长“什么样的早教方法对孩子更好”,“孩子整天瞎玩,什么都不学,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通常的回答是“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虽然一些家长并不买账,但我认为,这类问题其实并不需要过多解释,大部分家庭正在实践的往往是生活中自然筛选出的恰当方法,无所谓“对错”,只相关是否更适合某种文化、阶层或人群。需要在早教上进行特别干预的只是一小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比如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成员关系极端紧张等。
标签:脑科学家,哈佛大学,库特•费舍尔教授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112次
-
小班幼儿绘画创造性初探
小班幼儿的创造属于自发创造,是一种原发性过程。此时,幼儿的行为尚未以成就定向,其兴趣的发展是自发的,没有外在压力。在弗洛伊德看来,“原发过程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心灵的无意识的活动方式”。
标签:幼儿园小班,幼儿绘画,创造性初探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404次
-
如何帮助幼儿从焦虑到安全到信赖——新生入园适应小记
分离焦虑通常出现在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威胁等情况下,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
标签:帮助,幼儿,焦虑,安全,信赖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238次
-
向前一步是幸福
自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工作时就带着一丝丝的研究成份。为什么我们对《纲要》提出的教育理念再也不陌生?为什么我们会考虑怎样落实“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什么我们在评价教育教学时也会从幼儿的兴趣、主动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分析、评判?
标签:《纲要》,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64次
-
学前教育专业不吃香? 疑问:幼师培养多or少
日前,山西媒体相继发布了山西省本科十大不吃香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竟赫然在列。在全国学前教育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幼儿教师紧缺以及培养质量亟待提升的档口,这个消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调查,山西
标签:学前教育专业,幼师培养,幼师就业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