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咬木头,共有751条结果
-
从“童言稚语”看幼儿心理
学龄前的孩子天真可爱,常常“语出惊人”,让人忍俊不禁。孩子那些给我们带来许多欢愉的“童言稚语”,也反映出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下面就儿子成长中的几个案例对幼儿心理发展做简要分析。
标签:幼儿心理健康,童言稚语,幼儿心理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6647次
-
通过整理体育玩具巩固幼儿对分类的理解
班上的户外玩具,孩子们已经玩了两、三周了。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但玩具的收放秩序很乱。虽然,在开学时,已经和孩子们一起整理了。但通过我的观察,上次的整理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于是,我和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整理。当时,我请..
标签:幼儿对分类的理解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34次
-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创意戏剧教育实践问题的思考
创意戏剧教育在我国幼儿园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热情关注。然而,无论是在理论观念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很多人都存在不少疑惑。
标签:创意,戏剧教育,问题,思考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776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常识活动——《遇到坏人,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常识活动——《遇到坏人,怎么办》
标签:幼儿园大班,幼儿园社会领域,遇到坏人,怎么办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5758次
-
“35行动”促进“民办小园”规范办园
所谓“35行动”是指运用三级辅导网络,遵循“统、领、跟、炼、和”五字辅导方针,对“民办小园”实施互动式辅导,促使“民办小园”逐步走向规范的过程。
标签:促进,民办小园,规范办园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933次
-
发展一互动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和基本理念
发展一互动课程源自哈丽雅特·约翰逊(HarrietJohansson)和卡罗琳·普拉特(CarolinePratt)在纽约市保育学校开展的进步主义(ProgressiveMovement)教育实验,即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标签:互动课程模式,本理念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328次
-
活动实录:《菜死了》
活动实录:《菜死了》 孩子们一进入蔬菜大棚,就被各种各样的蔬菜吸引住了。他们兴奋地说着各种蔬菜的名字,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有时还凑上去闻闻。 几个孩子站在辣椒地边上争论着: “快看!辣椒叶子上有好些小洞洞。..
标签:活动实录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931次
-
摆一摆 编一编 印一印――利用乡土素材,提高幼儿素质
教育家陈鹤琴主张以自然社会为中心,提出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强调儿童要得到真实知识一定要做中学,他还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和大脑,解放儿童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应把儿童禁锢在幼儿园里,局限与课堂上,主张让儿童到社..
标签:乡土素材,资源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437次
-
借区域操作学具 积累数学经验——以5的组成分解为例
在组织幼儿学习数的组成时,教师往往将集体教学活动作为首选的教学模式,一般要安排4~5课时,且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
标签:区域操作学具,数学经验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697次
-
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演绎要点——有感于集体教学活动“打瞌睡的房子”
集体教学活动“打瞌睡的房子”的合理设计和精彩演绎,为一线教师展示了组织一次成功的集体阅读活动需要注意的要点:
标签: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打瞌睡的房子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3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