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教师观察与思考,共有42864条结果
-
幼儿教育,应给孩子留下什么
幼儿教育,应给孩子留下爱。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孩子,施教者主要是老师和家长。老师、家长犹如种田的农夫,施予爱,就会培育爱。 给孩子留下爱,首先要尊重孩子。一个时时感受到尊重的人,才能学会尊重他人。
标签:幼儿教育,爱,习惯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51次
-
幼教论文:如何让幼儿主动参与主题探究活动
幼教论文如何让幼儿主动参与主题探究活动
标签:论文,主题探究活动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766次
-
轻松如厕
从理论上来说,如厕是人类最重要和最频繁的行为之一。一些心理学家对此作了一系列研究。弗洛伊德关于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l一3岁处于肛门期,刺激中心是肛门。此阶段对儿童进行的卫生训练,不仅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会影响儿童以后人格的发展。
标签:轻松,如厕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6432次
-
浅谈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实行协作,以共同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良好的合作行为能沟通儿童之间感情,增进友谊,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然而,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当今,多数幼儿在家很..
标签:幼儿、合作行为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719次
-
幼儿园大班圣诞节教案:圣诞义卖会
幼儿园大班圣诞节教案:圣诞义卖会
标签:幼儿园大班圣诞节,教案圣诞义卖会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1880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蚂蚁和西瓜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 2.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标签: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蚂蚁和西瓜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7981次
-
过渡环节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策略
倾听是我们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对小、中、大班都提出了关于“听”的要求,那是源自于我们学习语言的方式——“听、说、读、写”。可见,倾听在幼儿的各个阶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标签:幼儿园过渡环节,幼儿倾听能力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3056次
-
体育器械的自制与运用培训
一、为什么要制作体育器械? 《指南》中将健康放在了首位。其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标签:体育器械,自制与运用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4297次
-
借助电教手段活化幼儿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幼儿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然而传统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两种教学方式——框架式和涂鸦式存在着明显缺陷,既容易使幼儿在学画中产生消极、被动的情绪,又阻碍了他们想象力、创造意识的发展。
标签:电教手段,幼儿美术教学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521次
-
新教材,新演绎——以“有趣的手帕”活动为例
托班新教材的活动内容精炼、开放程度较高,这为我们开展托班教学活动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活动框架,为教师预留了更多自由选择和生成的空间。
标签:新教材,新演绎,有趣,手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