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集体学习,共有42336条结果
-
理念先行
家长往往对幼儿园的教育寄予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总是希望看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结果。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去反思:应当秉持何种儿童观和教育观去认识和理解幼儿的学习?如何与家长沟通和协调、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应当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我们将上述这些问题认识和讨论清楚,那么,“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就不再只是一种理念和期待,而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和沟通手段。
标签:幼儿园管理,理念先行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789次
-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观察和评价——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传统的标准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表现性评价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儿童的新的理论和方法。
标签:幼儿园数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447次
-
走进“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
在新西兰幼儿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叙事性评价方式——学习故事(Carr,2001),近年来在国际幼教界评价颇高,并在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很多幼儿园中推广。
标签:学习故事,新西兰幼教课程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3322次
-
提高教师在游戏中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在游戏中,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爱游戏的权利,保证游戏的时间。
标签:教师,游戏,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能力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112次
-
尊重幼儿学习特点 引导幼儿快乐学习
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徐明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3-6
标签:纲要,学习特点,学习结果,快乐学习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4016次
-
幼儿园确立幼儿学习与发展“合理期望”的基本方法
[摘 要] 确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幼儿园应当利用专门的工具,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测量、作品分析等方法,从学习的内容和水平两个角度,按照评价现状、预测未来、提出期望、确定期望等四个步骤,确立本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
标签:幼儿学习与发展,合理期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771次
-
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实施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教学策略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经验水平,对..
标签:学习方式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161次
-
用亲子教育活动促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大班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大班幼儿自主性、主动性等年龄特点,造成教育中强制多于引导。这就使“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成为必然.如何有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学习教育方法,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
标签:亲子教育,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688次
-
幼小衔接:从学习内容到学习品质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跟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在这种思想的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部分家长还会利用假期,把孩子送进专门的学前班。
标签: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学习品质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2795次
-
让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七种方法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培养对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
标签: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七种方法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89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