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亲子科学实验,共有42089条结果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保育关系的实践研究
由于成人过度的包办代替,如今大多数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如不会自己吃饭,偏食、挑食现象严重:不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不会自己洗手(不知道饭前便后洗手,不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等。
标签: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性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904次
-
幼儿教师培训心得:充满生命力的教师培训
2013年2月5日,是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培训团在普纳荷学校参加培训的最后一天,普纳荷学校国际交流中心艾米莉主任特意安排我们体验了普纳荷学校的课程日(Curriculum Day)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
标签:培训心得,普纳荷,国际中心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3473次
-
开展螺旋式教研提升一日活动品质
以教研员的激情点燃教师研究热情,用智慧助推一日活动研究,是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策略。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区域“螺旋式”教研模式。
标签:螺旋式教研,一日活动品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708次
-
浅谈陶行知理论对幼儿教师理念的正确引导
[摘要]: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理论比较先进的有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陶行知等人物。而陶行知是我最近熟知的一位先生,他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他是由教育救国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
标签:陶行知,教育,师德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5次
-
保教主任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
2010年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
标签: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类别: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浏览次数:5528次
-
学前教育为了什么——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
学前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关于学前教育的本质问题。笔者自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来。认定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又要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所需要的轨道,两者并行不悖。
标签: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362次
-
地理知识――古生物化石: 揭开演化的奥秘
在地球生活过的古代生物,一部分在死后被沙泥迅速埋藏,尸体得以在沉积的沙泥中保存下来,经过千百万年的石化作用变成化石。在人类还未出现的数亿年前,要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地层中出土的古生物化石。 科学..
标签:古生物化石,演化的奥秘类别:地球漫谈浏览次数:743次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剖析和思考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性质、教学方法、生活制度、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标签: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剖析,思考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9232次
-
生态启蒙,绿色引航区域学前教育特色
植根本土、着眼未来的发展定位 随着崇明生态岛建设功能定位的确立,把相对落后的乡村改造成生态文明社区——一场深刻的促进内涵发展的区域社会改革孕育而生。生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崇明教育为生态岛建设服务的主动作为,是崇明教育必须具有的社会功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崇明课改本土化实践的选择。
标签:区域教育,学前教育特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270次
-
促进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摘要]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需要教师个体和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个人应具有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和追求,能主动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善于学习并勤于反思;
标签: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