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学策略研究,共有16481条结果
-
园长的一天
7:00,迎着初春的阳光,她走进幼儿园。 “园长妈妈,你今天真漂亮。”一个活泼的小朋友热情地送上自己的赞美。 “是吗?谢谢你,你今天戴的发卡也很漂亮哦。”摸摸孩子可爱的脸,她向孩子的妈妈点了点头
标签:园长,园长工作,园长一天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15次
-
人口、资源和环境
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其国策时都必须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个因素。通俗地说,人口是分母,资源和环境是分子。 关于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问题,马尔萨斯最早指出了其严峻性。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所以当初马寅初教授大声..
标签:资源和环境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619次
-
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下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经常碰到教师问我:“我们都知道游戏活动很重要,但还是不太清楚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该如何去看孩子,尤其是看什么?”而我的回答往往也很明确:“先看孩子如何玩,在看懂孩子玩什么后,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做。
标签:区域活动,幼儿兴趣点,关注点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610次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大自然的语言
目标预设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 2.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3.在交流与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标签: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大自然语言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4887次
-
解决好幼小衔接的三个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在作息制度、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何缩小二者之间的“缝隙”,做到幼小之间的“无缝衔接”是我们开展幼小衔接研究希望实现的目标。我们认为,幼小衔接首先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标签:解决好,幼小衔接,三个问题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895次
-
科普知识――标“新”立异的癌症假说
他的艾滋病理论掀起的轩然大波刚刚平息,彼得・杜森伯格又因癌症假说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焦点。 1987年,彼得・杜森伯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病毒学家―宣称,艾滋病的致病原因不是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而是服用消遣性或..
标签:科普知识,癌症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785次
-
地理知识――地球上的“魔鬼三角”之谜是怎样揭开的?
举世闻名的百慕大三角区,因船只、飞机屡遭劫难而被人称为“魔鬼三角”。究其原因,有的说是“黑洞”,有的说是“强磁场”,还有的说是“外星人基地”。1990年,又有一个石破天惊的说法:“魔鬼三角”的“魔鬼”是天然气和..
标签:地理知识,百慕大类别:地球漫谈浏览次数:961次
-
国外孩子的艺术培养
研究显示,艺术体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愉悦,还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益处,无论是数学,阅读,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还是口语技能。
标签:国外,孩子,艺术,培养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772次
-
个案分析:他敢说话了
个案分析:他敢说话了 今年我带大三班,第一天进教室,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你姓什么?”“我姓李,你们叫什么?”“我叫佳佳!”“我叫川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忽然,有人..
标签:个案分析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615次
-
胆小的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感到社会竞争的压力,尤其是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觉得胆子小、退缩的个体在社会中有很多不利之处。
标签:胆小孩子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