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与思考,共有29742条结果
-
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
去年,我园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并被批准为实验基地。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对“相似性原理”从一般的感性认识向较深的理性认识发展,借助“相似性原理”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指导检验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使其更符合科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达到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我们将一些体会总结出来。
标签:相似性,原理,幼儿,潜能开发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10次
-
把游戏还给孩子——幼儿园游戏开展中的困惑与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一脉相承,再次强调了幼儿的活动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而大力推动了幼儿园各类游戏的开展。然而,在实践中,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现例举如下。
标签:幼儿园游戏,困惑与解析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8426次
-
朱家雄:教育在做些什么?
教育在做些什么(一) 教育,好比是在种植物,期望所种植的种子能顺利地发芽、长茎长叶、开花结果,在过程中,为种植的植物提供阳光、空气、肥料和水。 教育一群孩子,就好比种下了一把种子。一把种子究竟有些什么种
标签:幼儿园园长研修,朱家雄,教育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724次
-
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
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帮助、分享、合作和安慰等行为对儿童建立和同伴以及成人间积极的社会互动关系非常重要,这些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标签:幼儿亲社会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19次
-
一课三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的日常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中,我园把“一课三研”活动作为园本教研中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反思中不断优化活动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标签:一课三研,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67次
-
幼儿双语学习与教育
幼儿双语学习与教育(bilingu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双语学习是指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幼儿双语学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同时..
标签:双语学习,教育,幼儿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195次
-
一位幼儿教师对初入园女儿的心理调适
哭吧——雨后天会晴 ——一位幼儿教师对初入园女儿的心理调适 给负面情绪找个出口,让内心获得渲泄,这是人类尤其是年幼孩子所必需的。 我们应鼓励并教会孩子学会表达,接受自我情绪,真实地自我释放
标签:心理调适,幼儿教师,初入园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13次
-
浅谈如何发挥微信朋友圈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作用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开设的社交功能圈,用户可以在朋友圈通过发送文字和图片进行交流。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朋友圈用户激增,幼儿园家长也自然开始普遍使用微信朋友圈并互加好友。
标签:微信朋友圈,幼儿园家长工作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4145次
-
让幼儿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
标签: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120次
-
教育部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
标签:教育部答记者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2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