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行为习惯,共有13387条结果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实施《指南》时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品质解读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2397次
-
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杂谈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都非常积极的向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样的角色看齐。但是我们不仅要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转变以往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要转变角色,也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
标签:幼儿园管理,班级管理,管理杂谈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17次
-
幼儿园幼小衔接 竞争什么
大班幼儿转上学前班是常事“到大班下学期总会有一些孩子转去上学前班,大部分是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进重点小学,少数是因为孩子特别调皮好动,家长怕到了小学1年级无法适应。”在采访中,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都坦
标签:幼小衔接,学前班,竞争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929次
-
问题儿童的性格特点分析研究
要帮助儿童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教育者要做到扬长避短,要重行动,要有韧劲,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从小事做起,帮助问题儿童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
标签:问题儿童,性格特点,分析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03次
-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友好协作的能力
导读:在培养幼儿友协作关系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我深深体会到:游戏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具体形象的行为准则。
标签:小班幼儿,友好协作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24次
-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友好协作的能力
导读:在培养幼儿友协作关系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我深深体会到:游戏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具体形象的行为准则。幼儿之间能在游戏中解决共同的
标签:小班幼儿,友好协作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04次
-
为什么要支持幼儿园老师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独一无二且无可替代,早教机构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都不能取代家庭教育,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孩子成长的始终。 对于孩子的教育,本身就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家长作
标签:家园共育,家长工作,家长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900次
-
运用“学习故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故事(Leaming Story)”是由新西兰学前教育学者卡尔提出的。“‘学习故事’既是一种评价儿童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标签:学习故事,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4533次
-
着眼问题解决是校本教研的根本价值取向
校本教研的对象是问题,着眼问题解决是其根本价值取向。问题是指客观事物与主体认识之间存在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的反映。毫无疑问,在教育中要从实际出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谓“实际”即现实中的“问题”;所谓“
标签: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新课程实施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73次
-
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策略
倾听就是细心听别人说话,是幼儿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手段之一。
标签:幼儿,倾听习惯,养成,策略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97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