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纠正性格,共有3241条结果
-
让教学语言“亮”起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尊重、准确、生动、机智、幽默和独特的特点。教师只有适时、灵活和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幼儿的心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标签: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亮”起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80次
-
如何培养教师的健康人格
幼儿教育是“花的事业”,幼儿教师是播种阳光的使者,然而,由于承载了太多的希望、责任与重托,教师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诸如烦躁、抑郁,耐心缺失、激情消减,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近年来,我园本着关爱教师生命
标签:人格,健康,疏导,减压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26次
-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让孩子边玩边学的7个亲子游戏
幼儿园中班教案亲子游戏1 角色扮演 这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游戏,是孩子初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孩子可以扮演美丽、善良单纯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美人鱼、睡美人,等等,这让孩子可以培养善良有爱的性情。如果是大孩子,则
标签:幼儿园,亲子游戏,中班类别: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浏览次数:710次
-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比幼师资格证更重要
虐童事件看似是教师个人的性格和素质问题,其实与待遇有关,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与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在温岭虐童事件通报会上公布消息:当地幼儿园里,约四成老师合计四万人左右没有教师资格证。
标签: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虐童事件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2679次
-
用自信让残疾孩子插翅飞翔
残疾孩子,由于自身的缺陷,相对于正常的孩子,更易于自卑、消极、自信心不足,甚至于没有自信。这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给他们原本艰辛的人生又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标签:自信,残疾孩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33次
-
幼儿园小班案例:教师应学会主动与家长沟通
在一日带班过程中,如果家园工作做不好,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嫌教师对幼儿照顾不周,对教师产生误解;教师嫌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心怀委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认真细致的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标签:案例分析,教师学会主动与家长沟通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9911次
-
数学与生活的对接——基于一则大班数学教学活动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着以不同方式存在的各种数学信息。在教育回归生活的大趋势下,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成为幼儿数学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然而,由于活动素材选择和环节设置不当,教师在一些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忽略了数学本身的价值。
标签:数学与生活,大班数学教学活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701次
-
“分享阅读”教学中朗读活动的开展
朗读即“出声读书”,要求朗读者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并行的过程:一方面,朗读者要用眼看,输入语言符号;另一方面,朗读者要用嘴发声,输出有声语言。朗读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要对感知到的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并转换为语音表达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朗读者创造性地表达文字的语意、语气,赋予文字以语音、语调、感情等特征。
标签:幼儿园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朗读活动的开展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983次
-
同伴交往,新入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通关牌
新入园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面孔,他们在心理上是非常紧张和恐惧的。而如果有了相知的伙伴,幼儿就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对新入园幼儿交往行为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不少孩子们交往的“小秘密”。
标签:新入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通关牌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046次
-
“甘肃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之调查访谈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与汇丰银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设立的“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甘肃子项目(以下简称“留守儿童项目”),根据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情况、当地的交通状况、幼儿园师资水平等因素,确定了5个县区(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甘谷县、麦积区)的11所项目园中的1294名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本次项目的心理援助对象。其中有公办园7所,民办园4所(2016年因故停办1所)。
标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