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找不到,共有8412条结果
-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一次家长会的反思实录
又一次筹备班级家长会,我的心里很纠结。虽然在小班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和家长们相处得很和睦,也经常进行个别交谈,但总觉得彼此之间还是缺少了一份沟通。
标签:教育反思,家长会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3094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明的一天
主要提示幼儿自制力差,往往出现行动与言语不相符的情况,通过让幼儿找错误,提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标签: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明的一天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351次
-
给托儿的“松绑”
在每年托儿新入园后的前几个月,幼儿园经常会上演这样的镜头:一辆辆的“小火车”在开来开去,老师在前面当火车头,小朋友一个一个地依次拉着前面小伙伴的衣服后襟、翘着小屁股、迈着小步子往前走……表面上看小朋友们走得有规有矩,其实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束缚着托儿外出活动的快乐和自由。
标签:新入托,幼儿,松绑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912次
-
资源共享:等待花开的声音
5岁的小月是个聪明的女孩,知识面较广,思维敏捷。看了儿童百科全书,会考爸爸妈妈“翼龙是不是恐龙”;吃了外公做的饭,会夸“太香了,感觉像在天上飞”。可一到人多的场合,特别是陌生人在场时,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引导、鼓励,小月就是一言不发。有一次,全家和朋友聚餐,小月就是不肯在大家面前背唐诗。
标签:资源共享,花开的声音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67次
-
孩子交往出现问题时,家长怎么做
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当他们在交往中出现问题时,要用孩子的方式而不是成人的方式去解决。成人常常会用所谓“成熟”的方式去干预儿童的朋友圈规则。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成人的“吃亏理论”,另一个是
标签:交往能力,家长建议,孩子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469次
-
帮助你的孩子应对入学第一关
六月,是大班孩子们成长中特殊的日子,“毕业典礼”代表着幼儿园生活的结束,与小学老师的第一次“会面”则代表着小学生活的即将开启。这期间离别的情怀、全
标签:孩子,入学,第一关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921次
-
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记杭州市新华幼托教育集团园长杨蓉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笔者如约来到新华幼儿园,对园长杨蓉进行访谈。杨蓉园长看起来十分年轻,浑身散发着一股青春的活力。
标签:更好的教育新华幼托教育集团,园长杨蓉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596次
-
让孩子爱上画画的家庭课程:彩绘
彩绘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丹青,常用于绘制在传统建筑上,对木建筑有防水的作用,也是权利的象征。还有陶器彩绘、木雕彩绘、人体彩绘、门神彩绘等形式。而在现代,兴起服饰彩绘、汽车彩绘、墙体彩绘等更多的彩绘形式,它们以独特的个性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标签:幼儿园绘画活动,爱上画画,彩绘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273次
-
一丝点拨 一份欣赏——“洋洋家”的故事
游戏是孩子自愿参与的快乐活动,我们应给予他们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点拨。
标签:点拨,欣赏,洋洋家,故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28次
-
正确审、思幼儿午睡环节中的“另态”
没有对照,我们或许会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行动中,我们发现在我们的保教工作中,存在着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定势与习惯。
标签:幼儿午睡环节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