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与发展特点,共有34396条结果
-
用《指南》导向 做有效父母
国家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时,适逢儿子上小班,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知道《指南》既是我们老师的工作手册,又是家长的育儿宝典。
标签:指南,有效父母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283次
-
教师节里的一束干花——一次问题跟进式教研活动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智慧,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就教育目标、过程设计、幼儿经验提升、多种方式表达为切入点,开展了一次智慧碰撞、经验共享的研究活动。
标签:幼儿园,一次问题,跟进式,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49次
-
用心做“真”教育——写在罗湖幼儿园建园三周年之际
三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是短暂的,但对于“人之初”的孩子来说,却是最重要的。罗湖幼儿园的第一批从小班上到大班的孩子,就要从这里走向新的学校,开始真正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成长历程,凝聚了多少老师的心血,承载着多
标签:幼儿园建园,罗湖,建园周年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29次
-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讲话稿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讲话稿
标签: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讲话稿类别:幼儿园大班家长会稿浏览次数:2866次
-
早操创编的六大类型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在早操创编活动中探索出以下六大类型,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发展的需要。
标签:早操,创编,六大类型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867次
-
幼儿班级管理之“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说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在班集体建设中,"木桶效应"
标签:班级管理,木桶效应,补缺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94次
-
孩子的“想象与现实混淆”现象
“想象与现实混淆”,是指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的东西。
标签:孩子,想象,现实,混淆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185次
-
走进美国儿童博物馆
两次前往美国,有幸参观了多个地区的儿童博物馆。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儿童博物馆“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动手操作”“互动探索”的理念,以及“纯粹的娱乐是儿童博物馆的学习方式”“通过与实物和实际空间的直接互动体验获得信息”“带着你的父母去看博物馆”等主张。
标签:美国,儿童博物馆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522次
-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案例:美容院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案例:美容院的故事
标签: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案例,美容院,故事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0224次
-
立足园本研训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之桥
园本研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须要求,是幼儿园提高办园品位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浙江省园本教研示范园,一年来,我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以人为本,以园为本,以需为本”的园本研训思想指导下,以“培养乐于研究、善于研究、享受研究的教师”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园本研训工作,切实提高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标签:幼儿园园本研训,教师专业成长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56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