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呵护“调皮男孩”的智慧,共有34947条结果
-
资源共享:换个角度读绘本
当我们阅读经验足够丰富之后,慢慢会发现每一本经典绘本都准确捕捉和展现了儿童独特的心理、情趣。因而换个角度读绘本,把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幼儿心理学读本,通过对绘本的深度品读,可以帮助成人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
标签:资源共享,读绘本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508次
-
挤眉弄眼 当心抽动症
我儿子6岁,有一段时间总是不停地眨眼睛,一开始我以为他是调皮,或者是因好奇而跟别人学样,没太在意。慢慢地情况越来越严重,他总是不自觉地挤眉弄眼,感冒时尤其严重,到医院检查说是抽动症。在门诊时常有类似的案例发生,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这些小动作容易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标签:卫生保健,挤眉弄眼,抽动症类别:身体发展浏览次数:2416次
-
《游戏力》读书沙龙活动纪实
当今家长的文化水平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他们会接触到许多教育新理念,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努力尝试运用。但总有家长向我们诉苦,即使这样,孩子们仍然不能乖乖“听话”,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标签:幼儿园活动实录,游戏力读书沙龙,读书活动纪实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43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让你的语言微笑起来
语言是打开心扉的钥匙,微笑的语言更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nbs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77次
-
幼儿教师如何做行动研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标签:幼儿教师,行动研究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510次
-
幼儿园该如何面对“个性”家长
幼儿园除了满足幼儿的发展,还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分外之事。面对一些比较“个性”的家长,更需幼儿园指导教师艺术而充满专业素养的应对。 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是家长最不放心、最为呵护的年龄阶段。每个家长
标签:家长,引导,个性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887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小鬼当家
设计思路 在“我自己”这个主题中,要求幼儿了解身体各个部位,感受身体的变化:在幼儿园的各类大带小活动中体会“我在长大”。成长,不仅指身体的变化,大班幼儿还会对自己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感受,因此他们独立自主的愿望也会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小鬼当家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4515次
-
温馨的“中国式接送”毁了孩子一生
最近为亲戚家的孩子入幼儿园头疼,答应人家帮忙,所以尽心尽责。可是当孩子入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让家长跟随一周时间,让孩子熟悉环境,这样俗称“中国式接送”。
标签:家园共育,中国式接送孩子,孩子一生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61次
-
万般呵护不如教儿自护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等。
标签:万般呵护,教儿自护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615次
-
小组合作活动“记录员”诞生记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活经验和基本活动技能不断增强,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和求新思维等逐渐显现,他们渴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完成自我发展的同时体验成长的愉快。
标签:小组合作活动,记录员诞生记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9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