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西方式互动,共有13824条结果
-
为什么很多妈妈都爱对孩子发脾气?
发脾气是一种负面情绪,妈妈们发脾气常常会有以下行为:大喊大叫、跺脚,或指责抱怨、数落孩子,与孩子争吵,甚至向孩子挥舞手臂。
标签:妈妈发脾气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647次
-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在哪儿?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2011年教育部《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标签:小学化,幼小衔接,去小学化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22次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摇摇小彩蛋
在音乐活动中,当孩子们拿到沙蛋、沙锤类的乐器时,总喜欢摇个不停:乐器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神奇的东西,才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在小彩蛋里面放不一样的东西会怎样呢?这是孩子们一直很好奇的。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激发其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摇摇小彩蛋》。
标签: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摇摇小彩蛋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205次
-
实现“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
研训一体主要指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相组合,融为一体,努力做到实践与理念的有机结合。
标签:研讨与实践,研训一体化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510次
-
逐步累加 层层深入从“米中寻宝”材料看教师对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
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教育目标隐含在材料中,如何根据材料的特征灵活多样地进行投放,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标签:区域活动材料调整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90次
-
在主题背景下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导读:幼儿交往能力的养成,要从关注课堂、重视课堂转移到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对幼儿的教育是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不能用课内课外来划界线。
标签:主题背景,交往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96次
-
幼儿园园本教研:歌唱教学策略研讨
活动目标: 1.对期中开课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帮助老师们理清思路,总结歌唱教学的执教经验; 2.在看看、说说、唱唱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基本歌唱形式,明确概念。 3.探讨适合的歌唱教学策略,对歌唱教学感兴趣。
标签:园本教研,歌唱教学,策略研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13次
-
诗歌《我被亲了好几下》教学解读
如果我们对于每一节平常课,都能以最佳的切入点开始,我们的课怎么还会如牛负重、冷涩艰难呢?而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程达到孩子们心灵的深处,这就是最佳的切入点。这也是许多精彩的课堂,如行云流水、轻松愉快的真正原因之一吧!
标签:诗歌,教学,解读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30次
-
幼儿园该如何面对“个性”家长
幼儿园除了满足幼儿的发展,还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分外之事。面对一些比较“个性”的家长,更需幼儿园指导教师艺术而充满专业素养的应对。 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是家长最不放心、最为呵护的年龄阶段。每个家长
标签:家长,引导,个性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887次
-
从“教孩子学”到“帮孩子学”——瑞吉欧协议学习模式的解读和实践
瑞吉欧协议学习模式以规划、记录及对谈为要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根据这一理念,我们的教学从“教孩子学”转变为“帮孩子学”,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签:瑞吉欧,协议学习,模式,解读,实践类别:瑞吉欧浏览次数:10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