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师心理辅导,共有23724条结果
-
我眼中的普纳荷班级环境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正因如此,我们申请并开展了“创设‘以儿童为本’的班级物质环境”的课题,需要学习和借鉴更多优秀的“他山之石”。
标签:班级环境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747次
-
幼儿园应为幼儿入园准备什么
每逢秋季新生入园,幼儿园活动室内、楼梯间里总是传出让人揪心的小班幼儿的哭闹声。每每看见这些,就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幼儿园到底应当做些什么,来缩短幼儿适应、认同和喜欢幼儿园这个过程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标签:秋季开学,幼儿园开学,开学季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559次
-
中班幼儿偏异行为成因分析
在我园心理课题研究的三年中,有102名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中班273名幼儿中有61人存在偏异行为。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分析幼儿偏异行为产生的成因,从而有的放矢地予以矫正。
标签:中班,幼儿,偏异行为,成因分析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83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成长的烦恼
在大班的《我自己》主题下,有一活动叫《成长的烦恼》,让我想起了与它同名的曾经风靡中国的美剧,这部美剧伴随着无数的80后从只能到成熟,《成长的烦恼》成功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国郊区的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成长的烦恼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3次
-
队伍建设:总得不到肯定时……
宽心小站的朋友:你好! 我是一名去年到幼儿园的新教师。幼师到大学学习的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具备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多次实习也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
标签:队伍建设,得不到肯定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64次
-
对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2-3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定段,如何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帮助其成长,成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采用半日制办班式是我园探索两岁儿童教育规律的最初尝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适宜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指点和帮助。
标签:半日制,办班方式,思考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849次
-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幼儿因课程向内涵发展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引领,优化教学管理机制,深化一日活动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促进了幼儿园课程向内涵发展,使幼儿获得了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教学管理机制,课程内涵发展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564次
-
孩子三岁之前应该上幼儿园吗?
究竟应该几岁让孩子上幼儿园比较好呢?其实小孩子并不是上幼儿园越早越好,这还要看孩子的心理能力,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宝宝几岁上幼儿园比较合适吧,我们需要从那些方面来考虑吧!
标签:孩子,三岁,幼儿园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251次
-
教学反思:不愿承认自己错了的孩子
[案例内容]麒麒是个好动的小男孩,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可每当老师、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百般辩解,不愿认错。
标签:教学反思,不认错的孩子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3759次
-
幼儿园教师教学方法:“悄悄话”的特殊作用
悄悄话,作为师幼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学方法,悄悄话,特殊作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