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行为策略,共有10834条结果
-
资源共享:学会和孩子一起玩
话说90后的小年轻儿们,总爱把汲汲营生的父母称之为“无聊的成年人”。这个称呼里包含的信息不言而喻:缺乏童心,不再对世界好奇,也丧失了相当一部分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及想象空间。
标签:资源共享,和孩子一起玩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554次
-
幼儿园教育出了圈
幼儿园教育出了圈
标签:幼儿教育,圈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825次
-
中班幼儿偏异行为成因分析
在我园心理课题研究的三年中,有102名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中班273名幼儿中有61人存在偏异行为。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分析幼儿偏异行为产生的成因,从而有的放矢地予以矫正。
标签:中班,幼儿,偏异行为,成因分析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833次
-
管理案例及评析:园长要成为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管理案例及评析:园长要成为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标签:园长,教师,家长,桥梁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86次
-
《指南》“健康”领域学习心得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指南》强调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对此我的体会如下。
标签:指南,健康领域,学习心得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6356次
-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
标签:礼仪教育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486次
-
3-4岁教育重点
3岁孩子的主动幻觉生活会帮助他探索并理解关爱和对独立的渴望、抗议以及恐惧等许多复杂的情感。他不仅赋予自己不同的身份,而且经常也给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特性和情感。
标签:幼儿园教育,小班教育重点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972次
-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
“礼者、敬人也”,这是教师礼仪的首要原则,也是教师礼仪的灵魂所在。幼儿教师每天都要和孩子、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人们沟通,她们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反映了本人的修养和品位,更是幼儿学习效仿的榜样
标签:礼仪,规范,仪表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89次
-
从管理的角度简析幼儿园教师累的原因
“幼儿园教师”是一份看似轻松实则辛苦的工作。从早晨第一个幼儿入园,到下午最后一个幼儿离园,教师的工作就是与每个孩子的一天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从每一种教具的准备、游戏材料的投放,到每一份幼儿成长档案的填写,教师
标签:累,辛苦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543次
-
浅谈表演游戏中道具提供的有效性
表演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创造性游戏之一,而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持,是幼儿游戏的工具,也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
标签:表演游戏,道具提供,有效性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4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