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五注意,共有12459条结果
-
借鉴活教育思想实施责任教育
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个性品德、责任意识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标签:幼儿园活教育思想,幼儿社会性发展,实施责任教育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96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宽恕与包容
那是发生在上午第三节自由活动课,在幼儿园的大操场上,黄炳拿着一根小棒在挖土,突然来了个小男孩过来抢走了小棒,黄炳说:“还给我!还给我!这是我的!”。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宽恕与包容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53次
-
拼音王国形象大使PK赛
设计意图: 2005年风靡一时的《超级女声》节目,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看,在班上还经常听到孩子们提到PK ,有的孩子还提出让我们在班上也来开展PK赛。我就把这种想法结合到平常的教学中去,与拼音教学整合在一起..
标签:大班艺术活动类别: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112次
-
关注幼儿举手背后的学习品质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从小班开始就要求幼儿遵守一个常规:回答问题时要“先举手再发言”。幼儿如果不举手就抢答,即使答对了,也往往会被教师再次要求“先举手再发言”。
标签:幼儿学习品质,社会性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227次
-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常常会有许多事情、现象使他们感到惊讶、疑惑、不理解,产生一种探索奥秘、追寻原因的愿望和要求。科学探究..
标签: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263次
-
化解教师心理压力的策略
教师的心理压力在行为上往往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理智性行为,另一种是非理智性行为。理智性反应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心理压力时,能冷静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的心理压力在行为上往往产生两种反
标签: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平衡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062次
-
以儿童视角创作儿童喜爱的歌曲
儿童歌曲是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儿童歌曲是随着20世纪初“学堂乐歌”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形成的。
标签:儿童视角,创作,儿童,喜爱的,歌曲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117次
-
针对年龄教安全
有的家长及教师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自我防护教育采取一概而论的做法,随意而无序。如果违背孩子年龄特点盲目进行,事倍功半。
标签:针对,年龄,教安全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412次
-
体验孩子——“角色反串”体验式教研活动初探
体验孩子——“角色反串”体验式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不再做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或“核实者”,而是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和促使者。
标签:体验孩子,角色反串,体验式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486次
-
如何正确对待2―3岁幼儿咬人、抓人现象
我们芽芽班的孩子年龄在2―3岁之间,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时期,经常会有抓、咬现象发生,孩子痛苦,家长心疼,老师也心疼。 有一天下完课,我正在让小朋友安顺序小便。只听“哇”的一声,元元捂着胳膊哭了起来。我急忙走过去..
标签:正确对待2―3岁幼儿咬人抓人现象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36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