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工作指导,共有16401条结果
-
走进幼儿关注发展——贯彻落实《指南》《条例》“观察解读儿童”
在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本着“健康会自理,自信善交流,好奇爱探索,
标签:走进幼儿,关注发展,指南,条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896次
-
浅谈审美情感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用一些属于专业艺术教育或特长艺术教育的模式和要求来看待幼儿音乐教育,因而在教学中..
标签:幼儿音乐欣赏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130次
-
幼儿教育笔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教育笔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学会学习,除了“五步学习法”之外,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良..
标签:教育笔记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54次
-
隔代抚养问题之我见
北京师大儿童心理研究所辛涛教授通过研究指出:“大比例的隔代教育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事实证明,隔代教育对于孩子虽然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看,其负面影响是大于正面影响的。”现在的“独一代”父母在孩子问题上基本上是“只生不养”,他们主动或者被动选择“隔代抚养”,幼儿抚养依赖于祖辈。
标签:隔代抚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6537次
-
“分享阅读”教学中朗读活动的开展
朗读即“出声读书”,要求朗读者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并行的过程:一方面,朗读者要用眼看,输入语言符号;另一方面,朗读者要用嘴发声,输出有声语言。朗读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要对感知到的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并转换为语音表达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朗读者创造性地表达文字的语意、语气,赋予文字以语音、语调、感情等特征。
标签:幼儿园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朗读活动的开展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983次
-
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以中班美术教学活动“花纸帕”为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儿童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和教育建议。教师要在幼儿艺术活动中体现《指南》的要求,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持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标签:美术教学,活动设计,花纸帕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709次
-
试析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生活环节中的渗透——以进餐环节为例
陈鹤琴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在这种“生活化”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幼儿教师应突破以往片面地将健康教育视为“体育活动中的动作发展”、“定期健康检查中的体能测查”等认识局限,充分挖掘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契机,注意从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两个方面人手,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健康实践的机会,不断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帮助幼儿逐渐将健康认知转化为健康行为和习惯。
标签:健康教育,幼儿园生活环节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4094次
-
中瑞两国婴幼儿家庭政策比较
[摘 要] 瑞典政府为应对人口危机,一直以来很重视国家的育儿责任,不仅给予父母十分优裕的亲职假与父母津贴,而且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廉质优的托幼机构。
标签:中瑞教育,婴幼儿家庭政策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500次
-
更有效地使用托班新教材——以托班适应期活动“我的家庭相册”为例
刚刚进入托班的幼儿不仅要经历一个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过渡阶段,还会因为与家人暂时分离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波动,因此,教师在托班适应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充分关注幼儿的身心变化,创设有生活情趣的环境,安排自然整合的活动,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标签:使用,托班,新教材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014次
-
思维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思维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研究的调查报告
如前期所述,结合思维游戏课程,对某一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更加深入地探询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与规律,对于构建思维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思维教育理念,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师专业标准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4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