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师幼共同成长,共有14721条结果
-
利用园所发展差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西城区开展的“园际间学习共同体”的合作研究中,我园有幸作为主体园之一参与了这项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园与曙光幼儿园结为“对子”,两所园共同研究,互相促进,不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使我们深刻体验到“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价值与魅力。
标签: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园所发展差异,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13次
-
以情态管理促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在工作中富有激情、想象力和感染力,所以她们在工作中常常需要“情感支持”。这种情感性的特征代表着幼儿教师对专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也传递着幼儿教师希望得到专业发展方面的支持。
标签:情态,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72次
-
“做中学工作坊”——教师成长的暖房
在我园23位专职教师中,半数以上为成熟型教师,其余的青年教师中70%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师队伍看似老中青结构平衡,实际暗藏着许多不平衡。
标签:做中学,工作坊,教师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77次
-
“Y ”形式一课多研——让教研更显多元与开放
“Y”形式一课多研是指:第一次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时不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从中选择某一方案,并进行第二研的实践教学,而是按照观点分组交流研讨,以组为单位进行同课异构。各组根据本组的共识调整与优化方案,再推举一人将优化后的方案展示出来,以验证大家的策略,最终揭开研讨中的疑惑。下面,以中班体育活动《小小解放军》一课多研为例来谈。
标签:一课多研,教研,多元,开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31次
-
幼儿园幼师教学案例分析:幼师如何融入课堂
幼儿园幼师教学案例分析:幼师如何融入课堂
标签: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如何融入课堂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6711次
-
个案观察:孩子的需要≠教师的权力
教师正在跟孩子们有序地开展着活动。突然,一同事进来找该教师有事。两个大人寒暄时,孩子们像放鞭炮一样唧唧呱呱地说开了话。待同事一走,教师便大声呵斥:“谁让你们说话啦!老师都忙死了,你们就不能耐点心等待,有什么好说的!”
标签:个案观察,孩子的需要,教师的权力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770次
-
在阅读中给予幼儿最美的情感——大班阅读活动“搬过来,搬过去”
在阅读活动“搬过来,搬过去”中,我尝试用审美的眼光去理解绘本和设计活动,力图通过绘本这个媒介将幼儿导向“美”的境界。通过不断的探究与尝试,我最终将这个活动的重点锁定于朋友间真诚的“情感之美”,并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理解“美”。
标签:最美的情感,大班阅读活动,搬过来搬过去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784次
-
幼儿园管理的三个战略点
管理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只有做适合自己的管理,才能品幸福成长的滋味。
标签:幼儿园管理,战略点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45次
-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本学期中班年段就《如何加强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专题研究,我们尝试在班上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活动区,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活动,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差异,个别化地进行指导,使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标签:区域活动,师幼互动,研究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071次
-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标签: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变废为宝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13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