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对鲜花,共有22311条结果
-
对优化美术活动分享评价环节的思考——以中班美术活动“妈妈肚子里的我”为例
在美术活动的分享评价环节中,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评价、师幼共同讨论、幼幼互动等方式,梳理、总结、整合幼儿习得的知识经验,不断将其完善,帮助幼儿由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标签:美术活动,评价环节,妈妈肚子里的我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401次
-
动画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探微
情景一: 排队喝水的时候,滔滔插队了,勤勤拉了一下他的衣服,表示让他站到自己的位置,滔滔不理睬,于是勤勤用力地捏了一下滔滔的脸蛋,白净的脸蛋马上就有了一个红印子。老师看到后质问勤勤为什么要把别人的脸捏伤了,勤勤满腹委屈:“他插队,他是坏人!”“他是坏人,你就应该去打他了吗?”“电视上都是这么做的!”勤勤一直不觉得自己有错。
标签:动画片,幼儿攻击性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444次
-
都市文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其历史考察
[摘 要] 都市文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都市文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有两条路径,一种是直接的影响,一种是通过对儿童的文化化形成儿童文化,间接影响儿童教育的生态;
标签:都市文化,儿童教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98次
-
中班分类活动中“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学”与“教”的研究之四
分类是幼儿理解和掌握其他数学关系的经验基础,是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关键内容,是贯穿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标签:中班分类活动,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574次
-
园本教研中的角色分析——由一次“有效提问”研讨活动所引发的思考
一次成功的研讨活动过程,应该是教师解决问题、澄清思路、提高认识的过程,只有各个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功能价值,以分析和解决核心问题为主要目标,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形成集体认同的答案,提升出有益的经验,研讨活动才能更有效,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标签:园本教研,角色分析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329次
-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及其实现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是学前教育由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行为转化的一座桥梁,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学前教育价值观的理论倾向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而且对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与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是促使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
标签: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495次
-
对幼儿园主题教育理论的认识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主体教育理论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普通教育领域,主体教育理论已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应该积极地关注这一教育理论&mda
标签:幼儿园,主题教育,教育理论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362次
-
有效发挥幼儿成长档案册的评价作用
幼儿成长档案册通过照片、教师的描述、幼儿作品等形式,记录幼儿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真实地展现了幼儿的成长历程,因此深受家长的喜爱,是家园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标签:幼儿成长档案册,教育评价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705次
-
伙伴合作,助推教研组长专业能力的提高
我区新园多、新教师多、新手教研组长多,其中1—3年新手教研组长占比高达48%。如何尽快提高新手教研组长的专业能力,是我们研训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教研组长,专业能力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6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教师工作幸福感
一、教师幸福感的来源 1.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 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她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
标签:教育随笔,幸福感,工作幸福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9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