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生活化,共有14439条结果
-
在现实与想象间把握寓言教材的落脚点
《狐狸和乌鸦》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最终使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在初步熟悉了故事内容后,教师为了让幼儿深切体会狐狸的狡猾,从而进一步丰满乌鸦的形象,实现语言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同步化。笔者在一次《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到了这样的片段。
标签:幼儿,现实,想象,寓言,教材,落脚点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687次
-
学前儿童运动价值定位转变带来的启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儿童在身体活动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在缺少同龄玩伴、生活中充斥着大量魅力无穷的多媒体的当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身体活动的参与度,增强体质,进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前需要思考的一个热点问题。
标签:学前儿童,运动价值,定位转变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1072次
-
在好习惯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在面对环境和问题时能够表现出积极的倾向,整个心理状态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与客观环境相适应。
标签:好习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084次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蝴蝶找花》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蝴蝶找花》
标签: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蝴蝶,找花类别: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5814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是规则小主人
设计意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重要的。平时我们的规则培养都是以说教为主,规则基本都是成人制定好的,孩子来遵守。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是小主人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9490次
-
小班幼儿工作计划:小班上学期的班务计划和目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30名,其中男孩14名,女孩16名,大部分幼儿从未上过幼儿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
标签:班务计划,工作计划类别: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浏览次数:1611次
-
基于幼儿需求的生活课程的提升策略
对孩子而言,课程就是他们每天做的事。只有源于孩子需要的课程才是有生长力的课程。幼儿园应关注孩子自主发展的需求,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提升教师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能力,使孩子真正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人,使幼儿园课程能够真正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标签:幼儿需求,生活课程,提升策略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346次
-
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数学教育情境的创设
在对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目标与内容精心梳理后,我们着力创设适宜的数学教育情境来优化数学教育,以实现与小学数学教育在内容与方法上的衔接。
标签: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数学教育,情境,创设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435次
-
重视幼儿的礼仪教育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模仿能力及可塑性都较强的孩子。礼仪教育则在幼儿教育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教养直接影响着将来的民族素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
标签:社会性教育,幼儿礼仪教育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46次
-
环境与文化——走进孩子的生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着明确的表述:“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环境,一个可以支持幼儿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
标签:环境与文化,孩子生活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29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