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一日生活质量,共有37397条结果
-
从“我”到“我们”
“幼儿园应该是每一个幼儿开展自身生活、伸展个性的舞台,是幼儿与同伴及教师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的场所。”
标签:我到我们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29次
-
问题“成长”记
成为国家级“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园以后,我们更注重了研究问题的自下而上性。上学期,我园三个年级组分别围绕三个重点问题开展了连环追踪式的研究。我们发现,问题就像树一样,给它施以探究的养料,它就会成长,成
标签: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幼儿园教研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35次
-
挖掘幼儿科学活动的“四美”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论语》中描写晚春时节充满生活意境的一个户外教学情景
标签:挖掘,幼儿,科学活动,四美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856次
-
立足本土,助推幼儿游戏回归生活
走进很多农村幼儿园,“肯德基”“比萨店”“数码照相馆”等富有浓郁都市气息的游戏区域随处可见,孩子们兴奋地在区域内穿梭,放下“鸡腿”又拿起“比萨”……似乎买卖交易很热闹,可他们的游戏始终停留在摆弄材料中无法深入。为何精心设计与创设的游戏区只能换来孩子短暂的兴奋?游戏如何才能真正深入?我们在反复研讨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游戏脱离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
标签:区域游戏,幼儿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995次
-
基于儿童生活的美术审美题材选择与运用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尝试开展了美术欣赏活动的研究与实践,但在选择欣赏素材时往往局限于选用中外美术大师的作品,因而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基层幼儿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专业培训,对名家作品的理解及其审美教育价值的运用力不从心;二是许多大师的作品因其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与幼儿生活相去甚远,常常难以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共鸣。
标签:儿童生活,美术审美题材选择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560次
-
英语生活化,生活英语化
自从我园开设英语实验课题,英语教育活动成为我园的一大亮点。全园上下开展了关于英语教育的探究和思索。作为一名深入一线的英语教师,经过实践的感触和理论的熏陶,我发现真正能让幼儿感兴趣而且高效率的接受英语的方式就..
标签:生活化英语类别: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浏览次数:1527次
-
幼儿园生活环境布置:生活中的时间
幼儿园生活环境布置:生活中的时间
标签:墙面布置,生活环境,时钟类别:生活环境浏览次数:2172次
-
做好“生活式早教”
这些年流行说“生活式早教”。真正的早教,并不是教会孩子多少“本领”,而是着重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让孩子有好的亲子关系和社交,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快乐地成长。
标签:早期教育,生活式早教,家庭教育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062次
-
为幼儿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环境
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这样表述的:“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幼儿数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标签:幼儿,快乐,学习,数学,环境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598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小鬼当家
设计思路 在“我自己”这个主题中,要求幼儿了解身体各个部位,感受身体的变化:在幼儿园的各类大带小活动中体会“我在长大”。成长,不仅指身体的变化,大班幼儿还会对自己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感受,因此他们独立自主的愿望也会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小鬼当家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45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