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大班工作计划,共有17513条结果
-
对“教”与“字”脱节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与“学”脱节的现象,致使师幼之间不能有效互动,从而使教学难以达成目标。现结合以下三个例子,来谈一谈我的分析与思考。
标签:教学脱节,分析与思考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705次
-
小班幼儿也是生成活动的主人
对于在小班开展生成活动,教师往往会觉得很困难。有的说:“小班孩子自己的事情管好已经不错了,还能生成什么活动?”有的说:“由于小班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生成活动难以展开。”在实践中我渐渐领悟到:..
标签:生成活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56次
-
在趣味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彭爱云)
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在玩中认识色彩对幼儿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趣味美术活动有很多形式,如吹画、染色、印画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可以选择相应的活动形式。 小班的吹画活动是先用装有颜色水的滴管在画纸上..
标签: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087次
-
例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在区域活动设计中,教师所投放的区域活动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关系到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以及在活动中是否有所发展。现结合不同年龄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情况,来谈一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2943次
-
多元评价 不忘初哀
6~12岁通常被认为是培养幼儿竞争力最明显的时期,也是幼儿对竞争结果特别敏感的关键期。案例中,看似是幼儿的问题,实则与老师设计的评价方式有直接关系。
标签:多元评价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882次
-
提高教师在游戏中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在游戏中,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爱游戏的权利,保证游戏的时间。
标签:教师,游戏,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能力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112次
-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记录,不仅仅是记录
记录,不仅仅是记录――“拆装圆珠笔”的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记录环节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巩固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进行对比,..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科学探究活动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4733次
-
用信息技术“点亮”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幼儿越来越早地接触到网络与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打游戏、播放音频视频等已经难不倒一个两岁_半的小朋友。
标签:信息技术,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50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为什么不赞成以绘本为载体展开其他活动
提到绘本,在这几年火起来了,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中,在幼儿园教育中,对3—6岁儿童实行绘本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图文并茂的幼儿绘本,不仅能够反映幼儿生活,而且也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对于开拓幼儿的想象
标签:绘本,教师随笔,活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951次
-
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艺术教育
随着儿童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艺术教育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高度的重视。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资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幼儿艺术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社区资源,幼儿艺术教育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7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