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本理念,共有7486条结果
-
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交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幼儿良好交往行为”指的是幼儿以比较恰当的方式与周围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沟通交流,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同。对于幼儿,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智力发展、以后的学业水平及未来走入社会均有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交往能力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46次
-
虞永平谈幼小衔接
幼儿园中的幼儿转变成小学里的小学生,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这是儿童在人生的长坡上继续前行的一个里程牌。
标签:虞永平,幼小衔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331次
-
谈幼儿园教师的不当用语
教师口语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良好的教师口语不仅能帮助教师轻松组织各项活动、完成各项教育目标,同时对于营造自由宽松、尊重平等的精神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园教师,不当用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818次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伟大的计划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伟大的计划
标签: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伟大,计划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1336次
-
体罚宝宝,到底教会了他什么
“呜呜,我就想要那个玩具!给我买那个!” “别闹!下回给你买!” “不行!我现在要!!”
标签:体罚宝宝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746次
-
在感知和体验中发展幼儿的情绪应对能力
情绪应对是幼儿为了安慰自己,缓解因困难或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策略和方法。情绪应对是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表现。
标签:感知,体验,发展,幼儿,情绪应对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614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红绿灯
很多人把上课比作演戏,教师和孩子是其中的演员,而教案是这部戏的剧本,戏演得是否好看,关键在于教案设计得是否精彩。于是,我们会竭尽全力将教案设计得完美无缺,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 就..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2108次
-
如何有效发挥家园合作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标签:家园共育,家园合作,教育作用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3610次
-
让孩子徜徉在民间游戏中——民间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初探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自幼儿园开展市级重点课题《幼儿园民间游戏新探索》的研究以来,如何贯彻《纲要》精神,如何发展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是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经常思考与着力研究的重点。
标签:幼儿园民间游戏,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416次
-
后现代视阈下对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反思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前双语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当下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应突破线性思维,树立多元文化意识;突破传统教育经验模式,突出课程母体构建的关联性;突破跨语言社区瓶颈,促进儿童双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标签:学前双语教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99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