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有效观察,共有15517条结果
-
领悟《指南》内涵,促进小班科学区有效开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对3岁~6岁幼儿年龄特点、学习与发展目标有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有助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指导小班科学区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过程中,《指南》给我了很多启发和指引,有效促进了科学区活动的开展。
标签:指南内涵,小班科学区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870次
-
实施主题预操作研究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在我园开放教育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经由语言、形体动作、符号表达、泥工绘画、插摆拼搭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主题经验。
标签:幼儿园主题活动,幼儿有效学习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85次
-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哪一项最为重要?
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有很多,到底哪一项技能最为重要?对于专业技能的认识,许多幼儿教师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标签: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反思,观察力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8285次
-
浅谈积木建构活动的有效指导
以区角游戏和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的积木建构活动在幼儿园常见,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对不少教师来说是个新课题。
标签:积木建构活动,有效指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190次
-
过程意识与学前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标签:过程意识,学前教育质量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515次
-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三步走
区域活动是通过材料和教师这两种中介来促进幼儿发展,进而实现自身教育价值的。可见,材料是区域活动教育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849次
-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有效性探析
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教师有必要指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记录下来.以便帮助幼儿对实际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不仅使他们的认识趋向客观、准确,而且促使幼..
标签:科学探究活动,记录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596次
-
浅谈混龄教育模式中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混龄教育模式中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标签:混龄教育,农村幼师专业成长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44次
-
在观察和模仿中发展学习品质
观察一模仿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因为这种学习能够帮助幼儿积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既是更高级的观察模仿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探究一创造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学习品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764次
-
游戏升级四“秘诀”——推进小班娃娃家游戏的有效策略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孩子们在“娃娃家”的环境、情境中通过动作、语言来扮演角色,使用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互动,展开一系列的游戏情节,角色、材料、动作和情境是“娃娃家”游戏的基本要素。
标签: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娃娃家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5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