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反思习惯,共有10356条结果
-
我爱我家
一、主题分析: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任何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影响其人生的道路。涉及我爱我家,皆在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到..
标签:主题活动反思,我爱我家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532次
-
帮助孩子在阅读中丰富词汇
学龄前阶段是孩子口语词汇快速增长的阶段,孩子似乎每天都会冒出一些新词,这些词汇有的来自老师、家长,有的来自小伙伴,有的来自动画片、电视节目,甚至广告。其实,早期亲子阅读也是孩子大量积累口语和书面语言词汇的主要途径。
标签:幼儿语言教育,早期阅读,阅读中丰富词汇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023次
-
活动实录:当好“教练”和“球员”
活动实录:当好“教练”和“球员” 实录: 当我示范好制作菊花的过程后,幼儿就动手开始制作了。这时,我听见小甜轻声地对坐在她旁边的小闻说:“菊花我会做了,我们一起做菊花好吗?”“老师,小甜要和我一..
标签:活动实录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035次
-
区域环境的创设与活动中师幼互动
摘要:游戏区域的创设通过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儿活动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的良好环境与机会。
标签:区域环境创设,师幼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11次
-
对话绘本叩问心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中提出:“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标签:对话绘本,叩问心灵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75次
-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观察
所谓观察,是指有预定的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智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美术活动,指导,孩子,观察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110次
-
你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学前教育?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中国谚语跟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类似,都认为儿童的早期心理特点和性格是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幼年时期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今后
标签:幼年时期,早期教育,幼儿能力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5次
-
从“园本”走向“师本”,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以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
标签:园本,走向,师本,促进,教研活动,有效性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28次
-
家园共育:孩子“顺手牵羊”怎么办
中班的睿睿是个很聪明、很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但最近据我们的观察,发现他有了一些“小毛病”:喜欢翻别的小朋友的柜子,顺手拿别人的东西。记得教师节那天早上,我把小朋友送给我的教师节礼物——三朵小花放到了窗台上的笔筒里
标签:家园共育,行为分析,顺手牵羊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778次
-
“三式并进”模式助推教师发展
我园是一所成立不足四年的新园,地处新开发小区的中心地带,生源的大量拥入使得幼儿园师资缺口不断增大。
标签:三式并进模式,教师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