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吸引注意力,共有14975条结果
-
性价比高的玩具是好玩具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对大学精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陶行知思想三个方向研究比较深入,曾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成就展教育专题文字组长。
标签:性价比玩具,好玩具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725次
-
幼小衔接:从学习内容到学习品质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跟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在这种思想的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部分家长还会利用假期,把孩子送进专门的学前班。
标签: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学习品质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2795次
-
“儿童专用”食品多为忽悠
儿童调味品(酱油、味精)、儿童面条、奶粉伴侣、儿童饼干……随着市场的细化和多元化,所谓儿童专用食品似乎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花费在“儿童专用”食品上的费用却远远高于普通成人食品。一般来说,“安全”和“营养”是这类产品最大的卖点,但是,为了这些卖点而多出来的花费真的值得吗?
标签:儿童专用食品类别:科学饮食浏览次数:2857次
-
让娃娃家游戏重现魅力
娃娃家是角色游戏里的经典内容,每个孩子都喜欢,然而在环境创设上存在布局和材料单一的问题,经常是一个娃娃、一张小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再加点餐具,就组成了一个娃娃家。这显然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因为他们的家庭生活经验远比这些要丰富。
标签:娃娃家,游戏,重现,魅力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978次
-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藏在口袋里的秘密
幼儿期的孩子年龄较小,因此对周围的一切环境和物品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一下。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喜欢一些零碎的小东西,比如一张彩色的小纸片,掉在桌子上的橡皮泥屑,就连一根短短毛线头也会成为他们喜欢玩的物品。
标签:小班,案例分析,口袋里秘密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912次
-
在多种情境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标签: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515次
-
衔接新思路,承启展成效——谈"幼小衔接"指导的新策略
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标签:幼小衔接,指导新策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352次
-
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王海红)
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是内部的因素。这些内部因素要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完全是一致的,即..
标签: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90次
-
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豆宝宝变变变”
主要涉及领域:健康、科学 设计意图: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种植园里的蚕豆花盛开了,浅紫色衬在白色中,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郁郁葱葱的绿叶间翩翩起舞……看着、看着,蚕豆夹饱满了。
标签: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豆宝宝变变变类别:幼儿园托班亲子游戏浏览次数:1066次
-
家园共育:让老师不再做唐僧
家园共育:让老师不再做唐僧 作为幼儿教师的你,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啰嗦可以说是老师的通病,其实,我们理解您,因为“啰嗦”也是您的用心良苦啊,谁让幼儿老师们面对的是一群不大点儿的小孩子啊。教师语言啰嗦
标签:家园共育,唐僧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7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