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角色观念,共有6926条结果
-
探索培养幼儿交往的途径
标签:探索,培养,幼儿,交往,途径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64次
-
木玩乐器的选择和运用
利用本土的木制玩具、乐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并参与到快乐的木玩音乐活动中,不但能够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能促进孩子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标签:木玩,乐器,选择,运用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95次
-
以情境为载体,优化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我园尝试以情境为载体来优化园本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直观形象的体验中获得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标签:情境为载体,优化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54次
-
把脉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不作为”现象
探究性学习是指孩子独立地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新《纲要》也强调在活动中孩子应是活动的主体。
标签:探究性,学习,教师,不作为,现象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768次
-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个体,其身心发展状况也有着显著差异。
标签: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孤独感,关系,研究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859次
-
透过重建解读幼儿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说明”中单独提出的儿童发展项。教师如何判断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水平7哪些活动或策略能够有效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下面的案例通过对大班幼儿在积木区游戏时的观察,意图透过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复重建行为来解读幼儿的学习品质。
标签:幼儿学习品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45次
-
女性主义教育学视角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女性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由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而来。女性主义教育学者倡导非理性的张扬,情感的传递,重视关系的建立。
标签:女性主义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733次
-
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美国幼教专家提出一个优秀幼儿园有以下10个标志:1、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而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被迫长时间地安静坐着。2、一天中孩子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搭积木、扮演角色、看书、涂颜色等。而且他们不是天天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标签:优秀幼儿园,幼儿园标志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854次
-
转变为手印画带来新气息
以往在进行手印画教学时,我们首先让幼儿通过印画手的不同部位,感知手不同部位印画出的形状特征和印画技巧。
标签:转变,手印画,新气息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51次
-
在那遥远的小村庄——探寻农村幼教发展之路
怎样在现有条件下使农村幼儿尽可能接受好的幼儿教育,是许多幼教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2006年至2010年,由我国商务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贫困地区社区综合发展项目”(LARc)有一个子项目——在我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选择8个贫困县,实施儿童早期发展项目(ECD)。
标签:小村庄,农村幼教,发展之路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6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