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独立个性,共有6522条结果
-
城镇化进程对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传承的影响
[摘 要] 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通常集娱乐性、竞技性、音乐功能和健身功能于一体,适合儿童开展。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使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既有制约也有促进。民间体育游戏应系统化、课程化、科学化,方能继续发挥促进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
标签:城镇化进程,民间体育游戏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800次
-
有效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策略:提前入园与混龄体验
[摘要]小班幼儿入园时分离焦虑强、一日常规及学习秩序很难建立是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实践证明,如果每年6月让秋季即将入园的小龄儿童提前入园生活一个月左右,并在大龄儿童的带领下稳定情绪、融入集体生活,将能有效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标签:新生入园,焦虑策略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119次
-
功在平时 重在积累 务实反思——以“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的教研为例
上学期我园教研的重点是关于班级区角活动的有效性研究,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园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对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游戏的设计、组织及指导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标签: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031次
-
家长的焦虑情绪,做好新生入园适应工作
如何帮助新生缓解入园焦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要做好新生入园的适应工作,除了要关注幼儿,还要关注家长。
标签:家长,焦虑情绪,新生,入园,适应工作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7579次
-
做最好的自己——走进孩子的生活
值班,我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门口,微笑迎接来园的孩子和家长。让我意外的是,大四班一个患有肌张力缺失的孩子也和爸爸一起早早地就来了:“宝贝,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蹲下来抱住她。
标签:最好的自己,孩子生活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17次
-
后现代视阈下对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反思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前双语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当下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应突破线性思维,树立多元文化意识;突破传统教育经验模式,突出课程母体构建的关联性;突破跨语言社区瓶颈,促进儿童双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标签:学前双语教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99次
-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探索
我园以幼儿礼仪教育课题研究为契机,广泛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孩子的各项活动之中,进一步提升了全园师幼的文明礼仪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
标签:幼儿园,礼仪教育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8295次
-
爱心呵护成长
我和孩子们打交道也有好多年了,我发现童心是最纯真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蹲下身子来听听孩子们语言中的真实心情。
标签:爱心,呵护,成长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1230次
-
用亲子教育活动促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大班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大班幼儿自主性、主动性等年龄特点,造成教育中强制多于引导。这就使“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成为必然.如何有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学习教育方法,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
标签:亲子教育,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688次
-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数学是一个需要运用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对幼儿来说,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空间遮挡等关联视觉空间的推理难度很大。
标签: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引导策略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40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