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家长做义工,共有22653条结果
-
二00五年秋大三班家长会
时间:2005年9月9日 参加人员:全体家长 主持人:李元红 会议内容: 一、开场白: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本次家长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对孩子进入大班以后的学习、生活..
标签:家长会 活动安排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2083次
-
幼儿教师的需要及管理策略
【内容摘要】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幼儿教师做为幼儿园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
标签:需要,尊重,归属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32次
-
解读教师言行促进园本教研有效开展
所谓解读在辞海中的定义是: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作为教研组,或许我们会认为自己是擅长解读教师的,因为我们都在研究如何为教师培训,每周都由我们组织教研活动。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标签:解读,教师,言行,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084次
-
我的幼教生涯
我是1963年走上幼教工作岗位的。回首几十年的教师生涯,我想个人的发展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自身的个性特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标签:我的,幼教,生涯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3832次
-
幼儿园家长园地的调查与思考
家长园地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担负着科学育儿、提高家长育儿水平的职责,目的是使幼儿园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标签:幼儿园,家长园地,调查,思考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3915次
-
芬兰教育的符号
编者按 2014年8月中旬,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派6名骨干教师赴芬兰坦佩雷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和学习.不仅通过专题讲座了解了芬兰教育体制、芬兰基础教育数字化系统的应用、芬兰与中国教育的不同,
标签:芬兰教育,符号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6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动幸福,快乐人生
感动是一种发现,于人于自然;感动是一种感激,于理解于关怀;感动更是一种动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动。总之,我们的生命少不了感动,是感动让我们记住过去,体味现在,憧憬未来。 当我幸运
标签:幸福,感动,快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117次
-
用服务、机制、承诺构筑和谐的家园共育
家长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亲切、温暖、深沉、坚强、无私和伟大,同时也记录了家长的过失和不足。
标签:服务,机制,承诺,构筑,和谐,家园共育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105次
-
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管理与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各类教育中,幼儿教育尤其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保障。
标签:发挥,家长,委员会,管理,教育功能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786次
-
幼儿园要注重入学前的读写教育
培养幼儿理解语音和概括、表达语音的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与说话的积极性。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
标签:幼小衔接,幼儿园书写能力,入学前读写教育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04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