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实际,共有5709条结果
-
“交流式反馈”促进对话与思考
教学观摩后向被观摩教师进行反馈,是幼儿园业务管理者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实践、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
标签:交流式反馈,对话与思考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797次
-
冰与火的世界
如果说水火不相容的话,那么冰火就更不相容了。然而在南极洲,冰川和火山却同时存在,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冰是凝固的、静止的、寒冷的、死寂的,火山却是活跃的、奔放的、充满活力和炽热的,于是在南极形成了对比鲜明、..
标签:冰与火的世界类别:地球漫谈浏览次数:582次
-
老师的关注促进师幼互动
二期课改中提出,教师的预设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课程应与幼儿的生活相连接。
标签:老师关注,师幼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27次
-
如何为学前儿童挑选图书(不同年龄段)
父母在为0~1岁宝宝挑书时,可从以下的方向来选购: 1.材质坚韧耐磨 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索,给宝宝的图书必须有经得起咬、撕、拉、丢的特性,因此亮面的硬纸书、塑料书、及布书都是很好的选择。
标签:学前儿童,挑选图书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180次
-
幼儿园教师职业描述词分析
在北京市朝阳区幼儿园新任教师从业心态调查中,以“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到现在,你对这个职业的最深感受是什么?请用3~4个词来概括”为题干,请新教师做答,发放问卷420份,回收366份。
标签:幼儿园教师,职业描述词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5146次
-
幼小衔接在国外如何做的?
幼小衔接 国外 如何做
标签:幼小衔接,国外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847次
-
入园适应期师幼互动的社会学分析——从常人方法学的视角
常人方法学强调对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活动的关注,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使用的基本方法。常人方法学明确主张要用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的方法、人与人交往互动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用普通人的眼光和方法去理解社会现象。
标签:幼儿入园适应期,师幼互动分析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892次
-
帮助小班幼儿建构“白天黑夜”概念
新学期,我们班又新插了3名小朋友,在开始的几天里,他们总是问:“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啊?”这时候,班里别的小朋友就抢着答,有的说:“吃完饭就接了。”有的说:“起床就接了。”答案五花八门。
标签:帮助,小班,幼儿,建构,白天,黑夜,概念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550次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表情娃娃(数量)
一、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
标签:中班数学教案,数量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675次
-
刘京海:终身为追求教育公平而奋斗
访谈者:刘京海 首届教育功臣、特级教师、特级校长、闸北八中校长 采访者:王厥轩 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研究员 此生做了两件事:成功教育和委托管理 王厥轩:你最初想到做成
标签:教育公平,成功教育,委托管理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