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让孩子在爱心中成长,共有41730条结果
-
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主动建构数学经验——一次数学活动的课例研究
“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是教师们的常用词,教师们已有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以“教师如何教”为主线设计活动,较多地关注形式和结果。
标签:游戏情境,数学经验,数学活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534次
-
借鉴“学习故事”,破解儿童学习与发展之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十余年后,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再一次清晰地指出:“儿童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原点”“研究儿童以及儿童的学习”“破解阻碍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才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心。
标签:学习故事,儿童学习与发展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672次
-
幼儿园教师不良心理素质对幼儿的消极影响
社会转型与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本来就担负着母亲、妻子、儿女等多重角色的幼儿园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保教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工作超负荷,就会导致教师心理素质下降。教
标签: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对幼儿的消极影响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3448次
-
培养高质量的倾听能力
人们常说,“听”是说的前提,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没有听的能力就没有语言表达的可能。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讲,“听”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健康的听觉器官(也就是我们的双耳)将外界声音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将信息进行分辨、理解、整理与加工,再通过表达将信息输出。
标签:倾听能力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602次
-
浅谈我国幼儿教育中地域文化的缺失
浅谈我国幼儿教育中地域文化的缺失
标签:浅谈,幼儿教育,地域文化,缺失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648次
-
给观摩活动加料
随着一次次教研讲座,我们逐渐明白了评课不仅要从活动目标的适宜性、过程的合理性、师幼互动的质量等方面去考虑,更重要的是看孩子在活动中的收获,从细节中观察孩子是否自在、自主,关注他们的各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幼儿园观摩活动,观摩活动评议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867次
-
教育理念:别让宝宝在恐吓中长大
宝宝不听话,大人情急之下,常会使用连哄带骗的手段迫使他们就范:“如果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要再这样,我就给你扔到动物园去喂老虎。”“如果你再哭,大灰狼就来把你吃掉”……往往调皮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有所收敛。此招效果立竿见影,于是家长频频使用。
标签:教育理念,宝宝,恐吓中长大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845次
-
如何科学评价幼儿的活动状态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常见教师过分追求热闹的形式,以为每个幼儿都动手做,就是一个好的活动,在活动目标中常常冠以激发幼儿兴趣之名,很多活动“被兴趣”着,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缺少由成功应对挑战而带来的愉悦、因获得认知上的进步而产生的满足,仅仅是在活动中“走过场”。
标签:幼儿园教育评价,科学评价,幼儿活动状态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611次
-
儿童唐诗教育:回归艺术与养护灵性
儿童唐诗教育应首先将唐诗还原到艺术的领域,将儿童唐诗教育还原为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人应特别重视诗歌中对立因素间的“互旋”。
标签:幼儿园国学教育,儿童唐诗教育,艺术与养护灵性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300次
-
幼儿园管理新思路
幼儿园管理新思路
标签:幼儿园,管理,新思路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69次